伦理方法抑或技术路径:西部地区扶贫治理的循证实践

被引:5
作者
王青平
范炜烽
机构
[1] 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西部农村; 扶贫治理; 循证实践;
D O I
10.16249/j.cnki.1005-5738.2017.02.027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发轫于循证医学的"循证实践",主张"证据为本的实践",随着发展不断向人文社科领域渗透。将"循证实践"引入到西部农村的扶贫治理中,既遵循了能力贫困消解的科学性,也是当前反贫工作的制度创新。循证实践无论是在横向架构还是纵向实施上,完善了现有反贫困机制与模式,明确了主体角色,凸显了民众话语权,但在应用中要注重人文关怀与技术的可行性论证,以充分彰显循证实践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伦理方法或技术路径在扶贫治理中的应用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9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精准扶贫政策的理论预设、逻辑推理与推进机制优化 [J].
郑瑞强 .
宁夏社会科学, 2016, (04) :118-122
[3]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扶贫的权力模式与推进方式 [J].
蔡科云 .
中国行政管理, 2014, (09) :45-49
[4]   社会工作介入与农村扶贫模式创新——基于中国村寨扶贫实践的研究 [J].
李文祥 ;
郑树柏 .
社会科学战线, 2013, (04) :198-203
[5]   循证实践:一种新的实践形态? [J].
杨文登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 26 (04) :106-110
[7]   社区:消除城市贫困的实践和机制 [J].
金一虹 .
南京社会科学, 2005, (11) :93-98
[8]  
六盘山回族地区反贫困研究[D]. 周静茹.兰州大学. 2014
[9]  
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效率研究[D]. 范永忠.湖南农业大学. 2013
[10]  
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国庆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