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长兴组生物礁分布控制因素及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18
作者
毕长春 [1 ]
李联新 [1 ]
梅燕 [2 ]
张延充 [2 ]
何诚 [2 ]
机构
[1]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2] 成都物探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兴组; 生物礁; “开江—梁平”海槽; 地震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龙潭末期形成的"开江—梁平"海槽古地貌与长兴期的持续海侵背景共同控制了该区长兴组生物礁的生长形态及分布规模,而"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的台缘相带为生物礁分布的有利相带。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剖面,结合长兴组顶部的反射形态和长兴组顶部与底部反射时差等特性,识别出了长兴末期"海槽—前缘斜坡—岩隆—台地"相带,且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地震岩隆相带中,认为三维地震资料中的振幅切片和相干体切片技术,可以精细"雕刻"生物礁形态和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09 / 5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相干体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J].
蔡刚 ;
孙东 ;
裴明利 ;
刘伟方 ;
龚洪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510-513
[2]   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 [J].
魏国齐 ;
刘德来 ;
张林 ;
杨威 ;
金惠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37-442
[3]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J].
王兴志 ;
张帆 ;
马青 ;
杨满平 ;
王一刚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沉积学报, 2002, (02) :249-254
[4]   相干体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中的应用 [J].
付雷 ;
田晓冬 ;
闫庆学 ;
何晓东 .
世界地质, 2000, (03) :279-281
[5]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张帆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1998, (06) :25-30+7-8
[6]   二叠纪末期的全球淹没事件 [J].
陈中强 .
岩相古地理, 1995, 15 (03)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