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孔隙波及特征的水驱理论采收率计算方法

被引:5
作者
王端平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水驱采收率; 平面波及系数; 垂向波及系数; 孔隙波及系数; 体积波及系数; 驱油效率;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5.001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特高含水期矿场开发实践证实,在水驱开发方式不变、平面和垂向波及系数极高的情况下,继续水驱仍可以较大幅度提高油藏采收率;而传统的理论采收率计算方法不能解释上述现象,也不能从理论上指导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工作方向。从压汞、核磁共振检测和可视化微观驱油实验3个方面对岩石孔隙波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驱替过程实际是孔隙波及程度不断增大的过程,在较小的驱替动力和注水倍数条件下无法波及的一些孔隙,随着驱替动力和注水倍数的增加,将进一步被波及进而参与渗流;随着驱替剂(水)的继续注入,已波及孔隙的波及范围不断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孔隙波及系数的概念,即为波及区域内的被驱替剂(水)占据的体积与波及区域内的可动油体积之比,建立了引入孔隙波及系数的水驱理论采收率计算方法;其采收率为平面波及系数、垂向波及系数、孔隙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乘积,增大孔隙波及系数是特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主要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11 +1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注采耦合技术提高复杂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以临盘油田小断块油藏为例 [J].
王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3) :89-91+117
[2]   特低渗透多层油藏水驱前缘研究 [J].
徐庆岩 ;
杨正明 ;
何英 ;
于荣泽 ;
晏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 20 (02) :74-76+116
[3]   水驱不同注采位置油藏特征——以萨尔图油田北二西区块油藏为例 [J].
方伟 ;
张居和 ;
冯子辉 ;
张琨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5) :100-103+118
[4]   陆相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实践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396-399
[5]   中国石化不同类型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分析 [J].
王光付 ;
许坚 ;
王端平 ;
袁向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96-98
[6]   中国东部几个主要油田高含水期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方向 [J].
方宏长 ;
冯明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1) :3-5
[7]  
油藏地质学.[M].伍友佳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8]  
油气藏工程方法与应用.[M].才汝成等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
[9]  
油藏工程手册.[M].(美)塔雷克·艾哈迈德(TarekAhmed)著;冉新权;何江川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10]  
油层物理.[M].何更生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