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采耦合技术提高复杂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以临盘油田小断块油藏为例

被引:23
作者
王建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注采耦合; 特征区; 数值模拟; 水驱采收率;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3.024
中图分类号
TE347 [断块油田、多断层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断块小、纵向上小层多的特点,注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受控于平面和层间非均质性,常规注水提高采收率较为困难。应用注采耦合技术可提高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的动用程度,以临盘油田三角形封闭断块油藏为数值模拟研究模型,结合其地质特点及剩余油分布将其划分为7个特征区,研究注水和开采过程中各特征区的压力、剩余油饱和度以及液流速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注采耦合技术注水阶段在压差作用下,中心区剩余油被水驱至夹角区和夹角间区,并在开采阶段随压力降低而采出;中心区的剩余油饱和度动用程度最高,为5.2%。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采耦合周期内的压力恢复水平、压力保持水平以及注采比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为油藏压力系数保持在0.8~0.9,采用注采比为1.5恢复压力。注采耦合技术通过复杂断块油藏内压力的交替变化,改变油藏内流场,扩大油藏水驱波及面积,从而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动用程度和水驱采收率。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1+117 +1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评价方法与调整对策 [J].
王端平 ;
杨勇 ;
牛栓文 ;
张进平 ;
庞丽丽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5) :84-87+116
[2]   胜利断块油藏人工边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J].
王建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 12 (15) :3598-3601
[3]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J].
王端平 ;
杨勇 ;
许坚 ;
丁可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5) :54-57+114
[4]   关于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理念、对策和技术路线的探讨 [J].
韩大匡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83-591
[5]   复杂小断块边水油藏采收率预测新方法 [J].
刘睿 ;
姜汉桥 ;
刘同敬 ;
陈民锋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64-67+115
[6]   整体不稳定注水技术在大芦湖油田的应用 [J].
董平志 ;
毛振强 ;
晋战稳 ;
郑光燕 ;
赵飞 .
特种油气藏, 2009, 16 (03) :68-70+108
[7]   疏松砂岩油藏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及矿场实践 [J].
王学忠 ;
曾流芳 ;
谷建伟 ;
姚军 ;
沈国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3) :59-63
[8]   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 [J].
韩大匡 .
石油学报, 2007, (02) :73-78
[9]   孤东油田不稳定注采压差及注采比的确定 [J].
刘玉梅 ;
刘丹 ;
徐颖 ;
武国华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46-4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