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预测剩余油相对富集区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研究

被引:176
作者
韩大匡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剩余油预测; 开发地震的应用; 精细数值模拟; 提高注水采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我国国内主要的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甚至特高含水期,地下剩余油呈“整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状态,传统的油藏描述方法已不能准确地描述和预测处于十分复杂分布状态的地下剩余油。因此,准确预测油层中剩余油、特别是其富集部位的分布状态,将是高含水油田进行调整挖潜、提高注水采收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综合运用地质、开发地震、测井、精细数值模拟等技术,搞清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在剩余油富集部位钻出各种类型的不均匀高效调整井(包括直井、侧钻井、水平井或分支井)或实施其他综合调整措施,可以更有效地采出剩余油,提高油田注水采收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控制因素 [J].
石占中 ;
张一伟 ;
熊琦华 ;
吴胜和 ;
刘卫林 .
石油学报, 2005, (01) :79-82+86
[2]   深度开发油田确定性与随机建模结合的相控建模 [J].
吕晓光 ;
张永庆 ;
陈兵 ;
陈舒薇 ;
潘懋 .
石油学报, 2004, (05) :60-64
[3]   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3, (03) :52-55
[4]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J].
刘建民 ;
徐守余 .
石油学报, 2003, (01) :58-62
[5]   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在杏北油田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J].
宋保全 ;
李音 ;
席国兴 ;
韩宏学 ;
彭勃 .
石油学报, 2001, (01) :72-77+3
[6]   我国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中的储量和可动剩余油分布规律 [J].
徐安娜 ;
穆龙新 ;
裘怿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5
[7]   深度开发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问题的探讨 [J].
韩大匡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5) :47-55+98
[8]  
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韩大匡等编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