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咔唑类化合物研究油气的运移——以塔里木盆地环阿瓦提凹陷志留系古油藏为例

被引:15
作者
刘洛夫 [1 ]
霍红 [2 ]
李超 [1 ]
赵素平 [1 ]
陈元壮 [1 ]
陈利新 [1 ]
郭永强 [1 ]
李燕 [1 ]
李双文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咔唑类化合物; 油气运移; 古油藏; 志留系;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咔唑类化合物是原油中极性较大的化合物,是研究油气运移的有效指标。在油气运移过程中,咔唑类与围岩发生作用而被吸附;苯并[a]咔唑比苯并[c]咔唑运移速度快;C3-咔唑的极性相对于C2-咔唑的较小而运移较快。因此,随运移距离增大,原油中的咔唑类化合物的含量将不断减少,苯并[a]咔唑/苯并[c]咔唑比值增大,C2-咔唑/C3-咔唑比值变小。塔里木盆地的第二期油气成藏发生在海西晚期,阿瓦提凹陷在海西期不断沉降,为塔里木盆地主要的生油凹陷,寒武系—下奥陶统源岩此时处于大量排烃期,根据上述几项含氮化合物指标的研究可知,排出的油气从生烃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运移,在构造高部位聚集成藏,晚海西期运动时被抬升至地表形成现今广泛分布的干沥青。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Study on secondary migration of hydrocarbons in Tazhong area of Tarim Basin in terms of carbazole compounds[J] . Liu Luofu,Kang Yongshang. &nbsp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 1999 (2)
[2]   咔唑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J].
刘洛夫 ;
徐新德 ;
毛东风 ;
于会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7, (04) :420-423
[3]   塔里木盆地群4井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地球化学研究 [J].
刘洛夫 .
沉积学报, 1997, (02) :184-187
[4]   运用原油吡咯类含氮化合物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石油的二次运移 [J].
刘洛夫 ;
康永尚 .
地球化学, 1998, (05) :475-482
[5]   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 [J].
王铁冠 ;
李素梅 ;
张爱云 ;
朱雷 ;
李伯虎 ;
周永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83-86+129
[6]   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作为油气运移指标有效性的对比研究 [J].
李素梅 ;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95-98+115
[7]   利用非烃技术探讨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的充注模式 [J].
李素梅 ;
刘洛夫 ;
王铁冠 ;
郭绍辉 ;
黎茂稳 .
地球科学, 2001, (06) :621-626
[8]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 [J].
李贤庆 ;
侯读杰 ;
肖贤明 ;
阳开林 ;
唐友军 ;
包建平 ;
马安来 ;
熊波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2) :200-205
[9]   塔河油田志留系成藏条件分析 [J].
丁勇 ;
王允诚 ;
徐明军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32-237
[10]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区奥陶系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特征与运移研究 [J].
邵志兵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