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7
作者
艾能平 [1 ]
任建业 [2 ,3 ]
祁鹏 [1 ]
史双双 [1 ]
佟殿君 [1 ]
胡德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构造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大学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伸展滑脱构造; 黄骅坳陷; 伸展构造; 渤海湾盆地;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9.03.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中部黄骅坳陷的一个次级凹陷,凹陷内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在叠前三维地震剖面精细构造解释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和建立了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系统。该系统分为南部伸展滑脱系统和北部伸展滑脱系统,南部滑脱系统以羊二庄滑脱断裂为主体,连接张东断裂、张北断裂、赵家堡断裂等伸展断裂组合而成,北部滑脱系统以沧东断裂为主体,连接大张坨断裂、海河断裂、港西断裂、港东断裂、南大港断裂等伸展断裂构成。在平面上两大滑脱系统各自构成一个帚状断裂体系,在剖面上表现为叠瓦式几何形态,与次级断裂常构成"Y"型或复"Y"型组合样式,向深部会聚到主滑脱面。歧口凹陷古近纪时期变形基本都限定在区域性底滑脱界面之上,并具有多层次滑脱构造特征,控制和影响了歧口凹陷不同级别的构造形态和组合样式,同时对盆地的沉降过程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为本区的油气储集和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并初步探讨了歧口凹陷伸展滑脱构造的动力学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黄骅坳陷中区古近系层序构成样式分析 [J].
廖远涛 ;
王振升 ;
肖敦清 ;
韦阿娟 ;
王家豪 ;
严德天 .
地球学报, 2008, (02) :221-227
[2]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滑脱构造研究 [J].
李理 ;
钟大赉 ;
杨长春 ;
时秀朋 ;
宫红波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2) :521-530
[3]   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构造带构造岩特征 [J].
李理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4) :448-452
[4]   鲁西地区沿寒武系/太古宇不整合面滑脱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形成机制 [J].
李理 ;
张进江 ;
钟大赉 ;
王先美 .
地质科学, 2007, (02) :335-352
[5]   华北东部盆山耦合与内生成矿作用 [J].
牛树银 ;
邵济安 ;
孙爱群 ;
侯泉林 ;
王宝德 ;
胡华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3) :331-342
[6]   黄骅坳陷歧口凹隐蔽油气藏成藏期分析 [J].
刘小平 ;
邱楠生 .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203-205
[7]   冀中坳陷饶南地区拆离构造特征 [J].
郑大海 ;
刘池洋 ;
崔永谦 ;
罗晓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36-39
[8]   东南沿海地区新生代火山作用和地幔柱 [J].
赵海玲 ;
狄永军 ;
刘振文 ;
李剑 ;
邓晋福 ;
何恭算 ;
刘清华 .
地质学报, 2004, (06) :781-788
[9]   冀中坳陷中区中生代中晚期大型拆离滑覆构造的确定 [J].
孙冬胜 ;
刘池阳 ;
杨明慧 ;
杜金虎 ;
张以明 ;
张锐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2) :126-133
[10]   冀中坳陷的伸展构造系统及其构造背景 [J].
杨明慧 ;
刘池阳 ;
孙冬胜 ;
崔永谦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2, (02) :1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