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学生抑郁状况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雷雷 [1 ]
汪洋 [1 ]
王宏 [1 ]
徐鸣明 [2 ]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妇幼保健与儿童少年卫生教研室
[2] 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抑郁; 特质应对方式; 回归分析; 横断面调查; 心理卫生;
D O I
10.16016/j.1000-5404.2010.10.041
中图分类号
G478 [学校卫生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调查重庆市中学生的抑郁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重庆市159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重庆市中学生抑郁发生率较高(58.4%),抑郁总分(41.20±7.83)及各因子[精神性障碍(3.30±1.36)、躯体性障碍(15.19±3.01)、精神运动性障碍(4.43±1.25)及心理障碍(18.27±4.70)]与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29.5±8.5)与消极应对方式(23.0±7.8)]在不同性别、年级及学校类型上有所不同;中学生抑郁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积极应对方式(除精神性障碍因子外,r分别为-0.483、-0.267、-0.272、-0.553,P<0.01)和消极应对方式(r分别为0.242、0.618、0.175、0.190、0.098,P<0.01)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是中学生抑郁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重庆市中学生抑郁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071 / 10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
    周琳琳
    范娟
    杜亚松
    [J]. 上海精神医学, 2009, 21 (03) : 133 - 135
  • [2] 不同程度抑郁状态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特点的初步研究
    魏娟娟
    冯正直
    卢稳娜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 (11) : 1098 - 1101
  • [3] 成都市中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温圆圆
    张建新
    Paula
    李朝英
    [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07) : 1302 - 1304+1307
  • [4] 应付方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曹显明
    余跃生
    何学华
    陈燕
    [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08, (05) : 80+98 - 80
  • [5] 南京地区中学生抑郁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徐斐
    王晨阳
    李解权
    王民洁
    徐斌
    梁亚琼
    王志勇
    柯晓燕
    刘辉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04) : 324 - 327
  • [6]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王极盛
    丁新华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0) : 33 - 34
  • [7] 安徽省中学生抑郁心理症状及其相关因素
    张洪波
    陶芳标
    曾广玉
    曹秀菁
    许韶君
    余霞玲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1, (06) : 497 - 498
  • [8] Correlates of analogue and clinical depression: a further test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continuity hypothesis[J] . Murray W. Enns,Brian J. Cox,Sharon C. Borger.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