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改造对柏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环境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雷静品 [1 ]
肖文发 [2 ]
黄志霖 [2 ]
刘建锋 [1 ]
王怀清 [3 ]
李良俊 [3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3] 重庆市云阳县林业局
关键词
带状改造; 柏木人工林; 生物多样性; 林分环境;
D O I
10.13836/j.jjau.2009076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从生物多样性和林分环境的角度,探讨带状改造对柏木人工林的影响,分析不同带宽改造对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和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带宽改造对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6 m带宽改造后仅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有所增加,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草本层的D、H、S均没有显著影响;20 m带宽改造后,草本层D、H、S均有提高,而灌木层则影响不显著。在物种组成上20 m带宽改造没有变化,但重要值发生了变化,6 m改造带灌木层由鼠李科的马甲子取代了未改带的蔷薇科的优势种地位,灌木层多样性则因带宽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带状改造宽度的不同,对林下植被的生活环境影响存在差异,使阳生、喜暖植物的比例增加,覆盖地表的草本植物由以单子叶为第一优势种逐渐过渡到以双子叶植物为第一优势种。不同带宽改造对林分小气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6 m带宽的土壤温度差要比20 m的低,6 m带宽改造后空气温度差高于20 m带宽改造。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北亚热带次生栎林与火炬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 [J].
王国兵 ;
阮宏华 ;
唐燕飞 ;
栾以玲 ;
陈月琴 ;
陶忠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37-42
[2]   云阳人工柏木林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森林管护对策研究 [J].
石胜璋 ;
刘玉成 ;
朱韦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54-58
[3]   马占相思人工林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生产力 [J].
秦武明 ;
何斌 ;
余浩光 ;
陈文军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1) :22-24
[4]   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比较 [J].
刘爱琴 ;
刘春华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6) :47-51
[5]   杉木不同经营密度的林下植被变化 [J].
涂育合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5, (04) :52-55
[6]   受干扰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分组成及冠层结构特征 [J].
陈高 ;
代力民 ;
周莉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116-120
[7]   福建柏和杉木人工林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周转的比较 [J].
陈光水 ;
何宗明 ;
谢锦升 ;
杨玉盛 ;
蒋宗垲 .
林业科学, 2004, (04) :15-21
[8]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研究综述 [J].
李慧蓉 .
生态学杂志, 2004, (03) :109-114
[9]   次生林带状改造更新效果的研究 [J].
孙洪志 ;
孙海燕 ;
于成龙 ;
屈红军 ;
任青山 .
森林工程, 2004, (03) :3-4
[10]   杉木人工林的育林干扰对长期立地生产力的影响 [J].
盛炜彤 ;
范少辉 .
林业科学, 2003, (05) :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