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

被引:28
作者
汤青 [1 ,2 ]
李扬 [3 ,4 ]
陈明星 [1 ,4 ]
徐勇 [1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
[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半城镇化农民; 可持续生计; 市民化; 农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务工的半城镇化农民,服务于有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而且可广泛应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和农户尺度的研究,服务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并基于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以及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联动研究,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转变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阻滞因素综合研究,半城镇化农民与农村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市民化效应,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22 / 10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青年科学基金助推地理学研究创新与综合 [J].
范闻捷 ;
高锡章 ;
冷疏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 (04) :451-464
[2]   地理学视角的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问题与领域 [J].
赵雪雁 .
地理研究, 2017, 36 (10) :1859-1872
[3]   黄土高原半城镇化农民非农生计稳定性及收入差异分析 [J].
孙晓一 ;
徐勇 ;
汤青 .
人文地理, 2016, 31 (03) :81-87
[4]   黄土高原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模式及效益分析——以宁夏原州区为例 [J].
孙晓一 ;
徐勇 ;
汤青 .
水土保持研究, 2016, 23 (03) :125-131
[5]   可持续生计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J].
苏飞 ;
应蓉蓉 ;
曾佳苗 .
生态学报, 2016, 36 (07) :2091-2101
[6]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J].
傅伯杰 ;
冷疏影 ;
宋长青 .
地理科学, 2015, 35 (08) :939-945
[7]   山区土地流转对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 [J].
邵景安 ;
张仕超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636-649
[8]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镇化农民可持续非农生计分析——以晋西北朔州市为例 [J].
安祥生 ;
陈园园 ;
凌日平 .
地理研究, 2014, 33 (11) :2021-2033
[9]   黄土丘陵区坡改梯生态经济耦合效应 [J].
徐勇 ;
党丽娟 ;
汤青 ;
高雅 .
生态学报, 2015, 35 (04) :1258-1266
[10]   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 [J].
汤青 ;
徐勇 ;
李扬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2) :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