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8 条
满洲里地区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49
作者:
武广
[1
,2
,3
]
糜梅
[1
]
高峰军
[4
]
李宗彦
[3
]
乔翠杰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3] 河南省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4] 河南省灵宝市地质矿产局
来源: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
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
矿床成因;
满洲里地区;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满洲里地区是得尔布干成矿带最重要的银铅锌矿床产出地区。文中以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和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为例,系统研究了该区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研究表明,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2~334℃,平均265℃,盐度(质量分数)为1.73%~4.48%NaCleqv,平均2.70%NaCleqv,流体密度为0.72~0.84 g/cm3,平均0.80 g/cm3,流体压力为13~26 MPa,平均18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5~1.0 km,平均0.7 km,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2O-NaCl体系。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9~367℃,平均261℃,盐度(质量分数)为2.23%~6.87%NaCleqv,平均4.35%NaCleqv,流体密度为0.65~0.91 g/cm3,平均0.82 g/cm3,成矿压力为15~46 MPa,平均25 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为0.6~1.7km,平均0.9 km,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于H2O-CO2-CH4-NaCl体系。两个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中等密度流体。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大气水的混入是银沉淀的主要机制,其矿床成因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查干布拉根银铅锌矿床成矿流体属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水,流体不混溶作用或沸腾作用是查干布拉根矿床银铅锌沉积的主要机制,其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脉型。满洲里地区银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成矿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浆活动晚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密切相关,矿床产出于伸展背景下的中生代陆相火山断陷盆地中。
引用
收藏
页码:239 / 255
页数:1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