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努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68
作者
李诺
陈衍景
赖勇
李文博
机构
[1]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斑岩铜钼矿床; 流体包裹体; 碰撞造山作用; 乌努格吐山; 兴蒙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内蒙古乌努格吐山(简称乌山)斑岩铜钼矿床位于得尔布干深断裂北侧的额尔古纳地体。作为兴蒙造山带的一部分,额尔古纳地体经历了古生代俯冲增生、早中生代碰撞造山和晚中生代—新生代期间的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碰撞后构造演化。乌山矿床形成于侏罗纪,是陆-陆碰撞体制斑岩矿床的典型实例,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有助于理解碰撞环境的斑岩矿床的成因,因此本文报道该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学、激光拉曼光谱和扫描电镜/能谱研究结果。乌山矿床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多金属硫化物化和伊利石-石英-碳酸盐化为特征。石英中可见水溶液包裹体、含子晶和含 CO2三相流体包裹体,但晚阶段石英中缺乏后两类包裹体。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510℃,盐度最高达75.8 wt%Nacl eqv,包裹体的子晶矿物有石盐、黄铜矿以及指示氧化条件的赤铁矿,气相成分富含 CO2,液相成分以水为主,且多含 CO32-。矿化主要发生在中阶段,可分为早期的钼矿化阶段和晚期的铜矿化阶段,其成矿温度分别为340℃~510℃和240℃~340℃。该阶段流体盐度介于6.3~52.0 wt%NaCl eqv。中阶段包裹体含石盐和黄铜矿子矿物,富气相、富液相与含子晶包裹体共存,且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而盐度相差悬殊,指示流体发生沸腾,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温度降低至100℃~240℃,盐度则低于12.4 wt%NaCl eqv。总之,早阶段成矿流体来自岩浆,以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 CO2为特征;中阶段流体发生沸腾,导致 CO2逸失、氧逸度降低、成矿物质快速沉淀;晚阶段流体以低温、低盐度、无子晶、贫 CO2为特征,可能属大气降水热液。
引用
收藏
页码:2177 / 21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燕山运动与东亚构造体制的转变
    赵越
    徐刚
    张拴宏
    杨振宇
    张岳桥
    胡健民
    [J]. 地学前缘, 2004, (03) : 319 - 328
  • [2] 东秦岭上宫金矿流体成矿作用:矿床地质和包裹体研究[J]. 陈衍景,李晶,Franco Pirajno,林治家,王海华.矿物岩石. 2004(03)
  • [3] 河南内乡县银洞沟银矿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类型
    张静
    陈衍景
    李国平
    李忠烈
    王志光
    [J]. 矿物岩石, 2004, (03) : 55 - 64
  • [4] 华北克拉通北缘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时空分布和构造环境
    祁进平
    陈衍景
    李强之
    [J]. 矿物岩石, 2004, (03) : 82 - 92
  • [5] 青海东昆仑造山型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丰成友
    张德全
    王富春
    李大新
    佘宏全
    [J]. 岩石学报, 2004, (04) : 949 - 960
  • [6] 斑岩Cu-Mo-Au矿床:新认识与新进展
    侯增谦
    [J]. 地学前缘, 2004, (01) : 131 - 144
  • [7] CMF模式的排他性依据和造山型银矿实例:东秦岭铁炉坪银矿同位素地球化学
    陈衍景
    隋颖慧
    Franco PIRAJNO
    [J]. 岩石学报, 2003, (03) : 551 - 568
  • [8] 我国富碱火成岩及有关的大型-超大型金铜矿床成矿作用[J]. 赵振华,熊小林,王强,包志伟,张玉泉,谢应雯,任双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S1)
  • [9] 华北地台重要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作用及其来源研究
    胡受奚
    赵乙英
    孙景贵
    凌洪飞
    叶瑛
    卢冰
    季海章
    徐兵
    刘红樱
    方长泉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 381 - 391
  • [10] 满洲里地区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赵财胜
    武广
    [J]. 地质与资源, 2002, (02) : 96 -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