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次混合型重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分析

被引:22
作者
郑子龙 [1 ,2 ]
张凯 [2 ]
陈义珍 [2 ]
周静 [1 ,2 ]
柯馨姝 [2 ,3 ]
周瑞 [4 ]
于跃 [4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4]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重污染过程; 元素组分; 北京;
D O I
10.13198/j.issn.1001-6929.2014.11.01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北京2013年1月的一次混合型大气重污染过程,于2012年12月31日—2013年1月18日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楼顶采集了TSP和PM10样品,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分.结果表明,逆温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此次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条件.重污染期(2013年1月11—15日)北京大气ρ(TSP)和ρ(PM10)的日均值分别为426.34和363.46μg/m3,分别是非污染期(2013年1月2—6日)的3.5和3.4倍;而重污染期TSP和PM10中ρ(无机元素)分别为36.38和18.67μg/m3,是非污染期的2.2和1.6倍,低于颗粒物质量浓度升幅.元素质量浓度特征和EF(富集因子)分析表明,Na、Mg、Al、K、Ca、Fe的质量浓度之和占总元素质量浓度的90%以上,其EF均小于10,属地壳类元素,重污染期各元素质量浓度未明显升高;Mn、Cr和Ni 3种元素的EF在研究过程中无明显变化;重污染期PM10中w(Cd)(0.05%)、w(Zn)(3.34%)、w(As)(0.22%)、w(Pb)(3.54%)、w(Mo)(0.03%)、w(Sn)(0.14%)和w(Tl)(0.03%)明显升高,并且这7种元素重污染期与非污染期的质量浓度比值和EF都较高,其来源主要为燃煤、移动源、工业源和垃圾焚烧等人为源.重污染期本地源对TSP和PM10的贡献略有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219 / 12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北京2013年1月连续强霾过程的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杨欣 ;
陈义珍 ;
刘厚凤 ;
赵妤希 ;
高健 ;
柴发合 ;
孟凡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4, (02) :282-288
[2]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persistent severe fog and haze event over eastern China in January 2013[J]. ZHANG RenHe,LI Qiang,ZHANG RuoNa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1)
[3]  
Modeling study of regional severe hazes over mid-eastern China in January 2013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WANG ZiFa,LI Jie,WANG Zhe,YANG WenYi,TANG Xiao,GE BaoZhu,YAN PinZhong,ZHU LiLi,CHEN XueShun,CHEN HuanSheng,WAND Wei,LI JianJun,LIU Bing,WANG XiaoYan,ZHAO YiLin,LU Ning,SU DeBi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1)
[4]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January 2013 heavy haze pollution episode over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J]. WANG YueSi,YAO Li,WANG LiLi,LIU ZiRui,JI DongSheng,TANG GuiQian,ZHANG JunKe,SUN Yang,HU Bo,XIN JinYua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1)
[5]   北京春季强沙尘过程前后的激光雷达观测 [J].
樊璠 ;
陈义珍 ;
陆建刚 ;
赵妤希 ;
高健 ;
柴发合 ;
董云升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11) :1155-1161
[6]   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严重污染的气象条件及成因分析 [J].
王丛梅 ;
杨永胜 ;
李永占 ;
范引琪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7) :695-702
[7]   北京市城区冬季雾霾天气PM2.5中元素特征研究 [J].
王秦 ;
陈曦 ;
何公理 ;
林少彬 ;
刘喆 ;
徐东群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3, 33 (06) :1441-1445
[8]   青藏高原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元素分析 [J].
杨勇杰 ;
刘俊卿 ;
狄一安 ;
于跃 ;
周瑞 ;
徐薇 ;
卜晓辉 ;
马志强 ;
李玉武 ;
任立军 .
环境化学, 2013, 32 (06) :968-973
[9]   长株潭城市群秋季大气颗粒物及其重金属元素污染特征 [J].
杨晴 ;
张凯 ;
柴发合 ;
李倦生 ;
周广柱 ;
郑子龙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6) :590-597
[10]  
Size distributions and sources of elements in particulate matter at curbside,urban and rural sites in Beijing[J]. Jingchun Duan 1,Jihua Tan 2,Shulan Wang 1,Jimin Hao 3,Fahe Chai 1,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 100012,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Computational Geodynamics,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49,China 3.School of Environ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