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地与交通系统关系的谈判机制模型

被引:3
作者
张邻 [1 ,2 ]
杜文 [1 ]
郭倩倩 [1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 南昌航空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交通系统; Nash均衡; 混合策略; 居住地; 交通阻抗; Brouwer不动点定理;
D O I
10.19818/j.cnki.1671-1637.2010.06.017
中图分类号
U491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2302 ; 082303 ;
摘要
为了检验交通与活动场所之间关系,建立了房主与移动家庭之间的谈判模型,得到并证明了城市每个小区每期房价的Nash均衡价格。通过模糊效用估计,获得候选小区集,在候选集上采用非协作博弈的混合策略,提出谈判机制混合策略选择居住地一定存在均衡解,通过构造函数,利用Brouwer不动点定理进行证明,并设计了求解谈判机制模型的算法。算例结果表明:道路5-8改善后,通勤目的地5、B的移动家庭选择小区8的家庭数由0变为446,通勤目的地A、B的移动家庭选择小区9的家庭数由460变化为601。可见,交通的改善影响居民居住地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客流集散点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计算 [J].
陈宽民 ;
樊大可 ;
马超群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9 (06) :78-81
[2]   区域环境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 [J].
董小林 ;
宋赪 ;
周晶 ;
杨建军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87-91
[3]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策略的理论与方法 [J].
周伟 ;
李媛媛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65-69
[4]   交通发展对中心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J].
王花兰 ;
周伟 ;
王元庆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79-83
[5]   基于城市区位势能的路网密度规划方法 [J].
裴玉龙 ;
徐慧智 .
中国公路学报, 2007, (03) :81-85
[6]   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 [J].
李晓燕 ;
陈红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79-82
[7]   基于交通效率的大城市合理土地利用形态研究 [J].
陆化普 ;
王建伟 ;
袁虹 .
中国公路学报, 2005, (03) :109-113
[8]  
A smart market for passenger road transport (SMPRT) congestion: An applic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sm design[J] . Sheri Markose,Amadeo Alentorn,Deddy Koesrindartoto,Peter Allen,Phil Blythe,Sergio Grosso.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 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