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北缘赛什腾-锡铁山左行逆冲断裂及地质意义

被引:22
作者
王根厚
冉书明
李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河南焦作煤业集团公司!河南焦作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赛什腾-锡铁山; 新第三纪; 斜向逆冲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在对赛什腾 锡铁山斜冲断裂构造重点地段详细构造解析的基础上 ,结合沉积、地球物理资料对该斜冲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及时代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断裂形成与区域地质背景的关系 ,提出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赛什腾、绿梁山、锡铁山是向南斜向逆覆于新第三纪沉积岩之上的无根推覆体 ,并认为该断裂的形成与喜马拉雅造山带陆内俯冲远程效应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转换断层及其地质意义——以阿尔金转换断层为例 [J].
王根厚 ;
李明 ;
冉书明 ;
王小牛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2) :183-186
[2]   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格局及在中、新生代的演化 [J].
胡受权 ;
郭文平 ;
曹运江 ;
黄继祥 ;
牟中海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1) :13-16+89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油气分布的构造控制作用 [J].
曾联波 ;
金之钧 ;
汤良杰 ;
李京昌 ;
由福报 ;
张兵山 .
地球科学, 2001, (01) :54-58
[4]   柴达木盆地基底构造特征及其控油意义 [J].
陈世悦 ;
徐凤银 ;
彭德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3) :175-179+253
[5]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探讨 [J].
狄恒恕 ;
王松贵 .
地球科学, 1991, (05) :533-539
[6]   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原油的地化特征及油源问题 [J].
罗铸金 ;
汤锡元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6, (02) :107-114
[7]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掩断裂带及其找油前景 [J].
狄恒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4, (02) :79-88
[8]   柴达木盆地的波浪状镶嵌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J].
汤锡元 ;
姜洪训 ;
谢广成 .
石油实验地质, 1983, (04) :257-264
[9]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J].
黄汲清 ;
任纪舜 ;
姜春发 ;
张之孟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1977, (02) :117-135
[10]  
阿尔金断裂系.[M].崔军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