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学科组织的历史演进与创新——MIT电机系百年发展与崛起初探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菲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帆
[
2
]
王孙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王孙禺
[
1
]
机构
:
[1]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2]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比较教育研究所
来源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
2016年
/ 05期
关键词
:
MIT电机系;
学科组织;
知识创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649.712 [];
学科分类号
:
040106 ;
摘要
:
1882~1982年一百年间,麻省理工学院电机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简称MIT电机系)这一学科组织所经历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体现了从知识前沿发展到成形学科组织的一般路径和关键要素,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强化学科建设极具启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6 / 1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邹晓东.浙江大学.2003, 04
[2]
MIT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及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永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振刚
;
叶玉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叶玉嘉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2)
:134
-138
[3]
20世纪上半叶MIT校长们的教育与人才培养观念
[J].
王孙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王孙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开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丽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秀平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4)
:52
-63+97
[4]
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分析及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勇
;
邹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邹晓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艾华
;
陈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陈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锋雷
;
柳宏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柳宏志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3)
:346
-350
[5]
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宝存
.
教育科学 ,
2006,
(02)
:73
-76
[6]
大学虚拟跨学科组织的原则、特征和优势——以麻省理工学院CSBi运行机制为例
[J].
熊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熊华军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5,
(08)
:95
-101
[7]
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
[J].
张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张炜
;
邹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邹晓东
;
陈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陈劲
.
科学学研究,
2002,
(04)
:362
-366
[8]
论大学学科组织
[J].
宣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宣勇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05)
:30
-33
[9]
MIT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课程设置的演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大钟
;
陈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党委
陈希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7,
(03)
:70
-77
[10]
从比较中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清华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电类课程设置比较
[J].
王孙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孙禺
;
曾晓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曾晓萱
;
寇世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寇世琪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88,
(01)
:44
-54
←
1
2
→
共 12 条
[1]
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邹晓东.浙江大学.2003, 04
[2]
MIT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及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永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振刚
;
叶玉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叶玉嘉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02)
:134
-138
[3]
20世纪上半叶MIT校长们的教育与人才培养观念
[J].
王孙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王孙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开富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丽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秀平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04)
:52
-63+97
[4]
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有效组织模式研究——基于斯坦福大学Bio-x跨学科研究计划的分析及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勇
;
邹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邹晓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艾华
;
陈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陈婵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锋雷
;
柳宏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柳宏志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3)
:346
-350
[5]
国外大学学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宝存
.
教育科学 ,
2006,
(02)
:73
-76
[6]
大学虚拟跨学科组织的原则、特征和优势——以麻省理工学院CSBi运行机制为例
[J].
熊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熊华军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5,
(08)
:95
-101
[7]
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
[J].
张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张炜
;
邹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邹晓东
;
陈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陈劲
.
科学学研究,
2002,
(04)
:362
-366
[8]
论大学学科组织
[J].
宣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宣勇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05)
:30
-33
[9]
MIT电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课程设置的演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大钟
;
陈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党委
陈希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7,
(03)
:70
-77
[10]
从比较中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清华大学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电类课程设置比较
[J].
王孙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孙禺
;
曾晓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曾晓萱
;
寇世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寇世琪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88,
(01)
:44
-54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