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及其在干旱半干旱区的应用

被引:28
作者
杨文斌 [1 ]
王涛 [2 ]
冯伟 [3 ]
姚冬梅 [4 ]
李卫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4] 通辽市森林公园管理处
关键词
治沙; 低覆盖度; 格局; 理论; 干旱半干旱区;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7.001
中图分类号
S727.23 [防风固沙林];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低覆盖度治沙理论是以疏林或稀疏灌丛植被格局的演变为内涵,外延出优化格局的风沙物理和生态水文原理与过程;组合了林学边行优势与生态学界面效益理论,形成的一套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的生态修复理论。该理论开创了植被在低覆盖度(15%-25%)下实现防沙治沙目标的新领域,显著提高了稀疏植被的阻风固沙和水分利用效率,提出了不同生物气候区低覆盖度治沙的控制密度和基本原则,支撑了2015年《国家造林技术规程》(旱区部分)的修订。低覆盖度治沙理论已成为指导我国防沙治沙工程的重要理论,引领了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有力地推进了防沙治沙事业的进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土壤水分动态特征 [J].
李卫 ;
冯伟 ;
杨文斌 ;
石星 ;
段磊 ;
李显玉 ;
乌志颜 ;
梁海荣 .
水土保持学报, 2015, 29 (02) :163-167
[2]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植被修复过程及其促进沙地逆转效果分析 [J].
杨文斌 ;
郭建英 ;
胡小龙 ;
刘艳萍 ;
邢恩德 ;
赵杏花 .
中国沙漠, 2012, 32 (05) :1291-1295
[3]   两行一带式乔木固沙林带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风洞试验 [J].
杨文斌 ;
王晶莹 ;
董慧龙 ;
王林和 ;
张国盛 ;
卢琦 ;
赵爱国 .
林业科学, 2011, 47 (02) :95-102
[4]   低覆盖度灌木群丛的水平配置格局与固沙效果的风洞试验 [J].
杨文斌 ;
杨红艳 ;
卢琦 ;
吴波 ;
赵爱国 ;
乐林 ;
姚建成 ;
王晶莹 ;
胡小龙 .
生态学报, 2008, (07) :2998-3007
[5]   行带式柠条固沙林防风效果 [J].
杨文斌 ;
丁国栋 ;
王晶莹 ;
姚建成 ;
董智 ;
杨红艳 .
生态学报, 2006, (12) :4106-4112
[6]   低覆盖度沙蒿群丛的水平配置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J].
杨文斌 ;
赵爱国 ;
王晶莹 ;
姚建成 ;
田永桢 ;
胡小龙 ;
杨红艳 .
中国沙漠, 2006, (01) :108-112
[7]   干旱、半干旱区人工林边行水分利用特征与优化配置结构研究 [J].
杨文斌 ;
王晶莹 .
林业科学, 2004, (05) :3-9
[8]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的生长优势与界面效应研究.[D].吴雪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05
[9]  
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促进带间土壤、植被修复效应的研究.[D].姜丽娜.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 12
[10]  
低覆盖度治沙.[M].杨文斌.科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