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植被修复过程及其促进沙地逆转效果分析

被引:16
作者
杨文斌 [1 ,2 ]
郭建英 [3 ]
胡小龙 [4 ]
刘艳萍 [3 ]
邢恩德 [3 ]
赵杏花 [5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2] 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
[3]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4]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
[5]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关键词
行带式造林; 植被特征; 土壤化学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27.23 [防风固沙林];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相同配置模式的低覆盖度杨树行带式造林带,对不同恢复时间梯度上带间植被特征和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植物多样性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在16~20a间增加趋势变缓;从生活型和水分生态型来看,恢复初期带间植被组成及生长状况较差,主要以一年生草本且旱生的植物为主,在恢复16a后,主要以多年生草本和中生植物为主,说明半干旱风沙区杨树行带式造林带间植被在经过16a左右的修复,其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生态功能增强。经过长期的防护效应,有效地改善带间植被的生长环境,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造林20a比造林2a时增加2.5倍,土壤逐渐肥沃,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291 / 129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两行一带式乔木固沙林带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风洞试验 [J].
杨文斌 ;
王晶莹 ;
董慧龙 ;
王林和 ;
张国盛 ;
卢琦 ;
赵爱国 .
林业科学, 2011, 47 (02) :95-102
[2]   低覆盖度下两种行带式固沙林内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 [J].
梁海荣 ;
王晶莹 ;
董慧龙 ;
杨文斌 ;
卢琦 ;
赵爱国 .
生态学报, 2010, 30 (03) :568-578
[3]   低覆盖度乔木两种分布格局内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风洞实验 [J].
梁海荣 ;
王晶莹 ;
卢琦 ;
杨文斌 ;
董慧龙 ;
赵爱国 ;
张正才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021-1028
[4]   不同分布格局低覆盖度油蒿群丛防风效果 [J].
杨红艳 ;
戴晟懋 ;
乐林 ;
王林和 ;
杨文斌 ;
王晶莹 ;
胡小龙 .
林业科学, 2008, (05) :11-16
[5]   低覆盖度不同配置灌丛内风流结构与防风效果的风洞实验 [J].
杨文斌 ;
卢琦 ;
吴波 ;
杨红艳 ;
赵爱国 ;
王晶莹 ;
胡小龙 .
中国沙漠, 2007, (05) :791-796
[6]   长白山溪流河岸带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规律 [J].
牟长城 ;
倪志英 ;
李东 ;
孙晓新 ;
陈加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5) :945-952
[7]   行带式柠条固沙林防风效果 [J].
杨文斌 ;
丁国栋 ;
王晶莹 ;
姚建成 ;
董智 ;
杨红艳 .
生态学报, 2006, (12) :4106-4112
[8]   干扰对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J].
毛志宏 ;
朱教君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95-2701
[9]   低覆盖度沙蒿群丛的水平配置结构与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J].
杨文斌 ;
赵爱国 ;
王晶莹 ;
姚建成 ;
田永桢 ;
胡小龙 ;
杨红艳 .
中国沙漠, 2006, (01) :108-112
[10]   辽东山区人工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研究 [J].
于立忠 ;
朱教君 ;
史建伟 ;
于水强 ;
王作梅 ;
卢正茂 ;
丁国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2) :2225-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