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追踪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速度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张圣
金信春
陈智才
楼敏
机构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时间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时间追踪对静脉溶栓流程速度的影响,并明确入院至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与发病至入院时间(onset to door time,ODT)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0月启动时间追踪后静脉溶栓患者的时间追踪表,并回顾性分析启动时间追踪前、后2009年6月至2013年9月间接受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启动时间追踪前、后入选病例的基线特点,并对ODT与DNT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342例静脉溶栓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启动时间追踪前的静脉溶栓患者中,ODT与DNT呈明显负相关(r=-0.169,P=0.015),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病史(β=-0.168,P=0.020)及ODT(β=-0.246,P=0.001)是影响DNT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启动时间追踪前相比,启动时间追踪后的静脉溶栓患者中,高龄者比例增高[19.4%(25/129)与10.3%(22/213);x2=5.552,P=0.018],基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11.0±6.3)分与(12.5±6.7)分;t=2.065,P=0.040],采用多模式影像学检查者比例增多[63.6%(82/129)与51.6%(110/213);x2=4.638,P=0.031],DNT显著缩短[(87.6±33.2)min与(108.4±52.4)min;t=4.274,P=0.000],且以发病1 h内就诊者DNT缩短最为显著[(90.3±21.0)min与(132.5±46.0)min;t=5.048,P=0.000],DNT与ODT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013,P=0.885)。结论启动时间追踪可缩短DNT,并可有效消除ODT对DNT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6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多模式MR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降低出血转化的研究 [J].
林悦涵 ;
楼敏 ;
朱仁洋 ;
严余清 ;
陈智才 ;
丁美萍 .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06) :665-671
[2]  
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J]. 楼敏,严余清,陈智才,孙建忠,胡海涛,吴继敏.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2 (07)
[3]   急性脑梗死患者多模式CT指导下的静脉溶栓治疗 [J].
孙威 ;
丁则昱 ;
张静波 ;
隋欣宁 ;
王玉萍 ;
李雪媛 ;
赵红军 ;
李树昌 ;
廖晓凌 ;
王拥军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04)
[5]   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干预若干问题的思考 [J].
贾建平 ;
冀瑞俊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0, (12)
[6]   影响浙江西南部地区静脉溶栓院内延迟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 [J].
张万里 ;
王贞 ;
冯靓 ;
王志敏 ;
张顺开 ;
邱伟文 ;
梁海燕 ;
金笑平 ;
韩钊 ;
牛晓婷 ;
邵蓓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3, 46 (11) :7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