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中毒重石矿床成因新认识——来自单个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22
作者
刘家军 [1 ,2 ]
吴胜华 [1 ,2 ]
柳振江 [1 ,2 ]
苏文超 [3 ]
王建平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毒重石矿床; 流体包裹体;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 南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7 [稀土元素和分散元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钡以BaSO4形式存在的重晶石矿床在世界上广泛分布,但以BaCO3形式存在的毒重石矿床极为罕见。在南秦岭早古生代硅岩建造中,发育大量层状毒重石和重晶石矿床,两类矿床在空间上表现出既共生又分离的分布规律,构成世界上极为独特的大型钡成矿带。本文对毒重石、钡解石、重晶石及石英等矿物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各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都变化于90~310℃,主要集中范围为120~220℃。尽管如此,毒重石、钡解石的形成温度峰值比重晶石高出40℃,而石英的形成温度分布较均一,没有出现明显的峰值。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盐度虽变化于1%~15%NaCleqv,但毒重石、钡解石和石英样品中的盐度值普遍大于5%NaCleqv,而重晶石中的盐度值小于5%NaCleqv的样品数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由于重晶石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以NaCl-H2O型包裹体为主,而毒重石中富含大量N2-CO2-H2S-CH4等复杂组分水溶液型包裹体,显示出毒重石与重晶石在成矿环境上有较大差异。由此笔者明确提出,水溶液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是形成毒重石矿床主要机制的新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3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扬子地块北缘大型钡成矿带中硫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J].
刘家军 ;
吴胜华 ;
柳振江 ;
杨艳 ;
石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8, (03) :269-275
[2]   南秦岭大型钡成矿带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物标示物研究 [J].
刘家军 ;
柳振江 ;
杨艳 ;
杨丹 ;
冯彩霞 ;
谢徽 .
矿物岩石, 2007, (03) :39-48
[3]   秦巴地区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地质及成矿远景分析 [J].
夏学惠 ;
赵玉海 .
化工矿产地质, 2005, (04) :201-205
[4]   Authigenic gypsum found in gas hydrate-associated sediments from Hydrate Ridge, the eastern North Pacific [J].
Erwin Suess ;
Dirk Rickert .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2004, (03) :280-288
[5]   甲烷和固态硫酸钙的热化学还原反应模拟实验初步研究 [J].
岳长涛 ;
李术元 ;
丁康乐 ;
钟宁宁 .
地球化学, 2003, (06) :601-605
[6]   Carbon, oxygen and boron isotopic studies of Huangbai-shuwan witherite deposit at Ziyang and Wenyuhe witherite deposit at Zhushan [J].
吕志成 ;
刘丛强 ;
刘家军 ;
赵志琦 .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2003, (12) :1273-1291
[7]   镇巴—城口震旦系毒重石成矿带地质特征 [J].
端木合顺 .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9, (04) :329-332
[8]   秦巴山区钡矿床分带初步研究附视频 [J].
涂怀奎 .
甘肃地质学报, 1999, (02) :53-57
[10]   秦巴山区重晶石与毒重石矿床成矿特征研究 [J].
涂怀奎 .
化工矿产地质, 1999, (03) :157-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