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认知偏向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7
作者
杨娟 [1 ]
张小崔 [2 ]
姚树桥 [2 ]
机构
[1] 海南医学院心理系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关键词
抑郁症; 注意; 记忆; 情绪; 认知偏向;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4.05.052
中图分类号
R749.4 [情感性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该疾病普遍存在负性认知偏向(负性刺激注意偏向、负性情绪加工偏向及负性刺激记忆偏向等)的特征,且这些认知偏向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具体从负性刺激注意偏向、负性情绪加工偏向及负性刺激记忆偏向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抑郁症认知偏向的神经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88 / 7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静息状态下未服药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功能连接的研究 [J].
张小崔 ;
雷辉 ;
朱雪玲 ;
朱熊兆 ;
姚树桥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1) :16-18+11
[2]   湖南省岳阳县青少年抑郁的流行病学调查 [J].
杨文辉 ;
周烃 ;
彭芳 ;
刘海洪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6) :937-941
[3]   抑郁症快感缺失:概念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 [J].
杨新华 ;
刘小群 ;
尹霞云 ;
杨青松 ;
凌宇 ;
朱翠英 ;
谢光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5) :747-750
[4]   抑郁症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 [J].
蔡赛男 ;
谭长连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 (04) :535-537+566
[5]   抑郁症认知易感者杏仁核体积的研究 [J].
张小崔 ;
廖坚 ;
朱雪玲 ;
肖晶 ;
姚树桥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1) :10-13
[6]  
抑郁症患者的自传体记忆研究[J]. 姚树桥,刘衔华,赵巍峰,杨文辉,谭芙蓉.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7)
[7]   临床抑郁症患者的注意偏倚特征 [J].
朱熊兆 ;
钟明天 ;
蚁金瑶 ;
姚树桥 ;
匡永锋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8, (03) :234-236+250
[8]  
Elevated amygdala activity to negative faces in young adults with early onse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 Zhong Mingtian,Yao Shuqiao,Zhu Xiongzhao,Yi Jinyao,Zhu Xueling,Wang Xiang,Luo Yingzi,Liao Jian,Wang Wei.Psychiatry Research: Neuroimaging . 2011 (2)
[9]  
Do the early attentional components of ERPs reflect attentional bias in depression? It depends on the stimulus presentation time[J] . Zhong Mingtian,Zhu Xiongzhao,Yi Jinyao,Yao Shuqiao,Ruth Ann Atchley.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 2010 (7)
[10]  
Evidence for a general face salience signal in human amygdala[J] . Andreia Santos,Daniela Mier,Peter Kirsch,Andreas Meyer-Lindenberg.Neuroimage . 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