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宣汉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39
作者
朱扬明 [1 ]
王积宝 [1 ]
郝芳 [2 ]
邹华耀 [2 ]
蔡勋育 [3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大学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关键词
天然气化学成份; 碳同位素; TSR作用; 普光气田; 川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10余口探井60多个气样的化学成份和碳同位素组成数据,结合烃源岩和储层沥青分析资料,系统剖析了四川盆地东部宣汉地区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因及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构造带中飞仙关组—长兴组天然气为高含硫化氢的干气,天然气化学成份表现出古油藏原油裂解气的特点。其烃类气体中以甲烷为主(高于99.5%);富含非烃气体,CO2和H2S平均含量分别达5.32%和11.95%。甲烷碳同位素较重(-33‰~-29‰),表征高热演化性质;乙烷δ13C值主要分布在-33‰至-28‰范围,属油型气。这些天然气与川东邻近气田的同层位天然气具有同源性,而与石炭系气藏天然气在化学成份、碳同位素组成上有所不同,意味着有不同的气源。硫化物硫同位素和沥青元素组成证实高含量的H2S是气藏发生TSR作用所致。δ34S值表征层状沉积成因的硬石膏是TSR作用的反应物,而脉状硬石膏则是其残余物。储层的孔隙类型可能与TSR作用强度和H2S含量高低有联系,裂缝型气层中H2S少,孔洞型储层中H2S丰富。乙烷、沥青和各层系烃源岩干酪根碳同位素对比表明研究区飞仙关组—长兴组气藏天然气主要来自二叠系烃源层。
引用
收藏
页码:518 / 5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储层自生方解石碳同位素值应用于油气运移示踪
    朱扬明
    郑霞
    刘新社
    张文正
    [J]. 天然气工业, 2007, (09) : 24 - 27+128
  • [2]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郭彤楼
    周国源
    [J]. 地质学报, 2006, (08) : 1208 - 1218
  • [3] 普光气田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蔡勋育
    朱扬明
    黄仁春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 340 - 347
  • [4]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周国源
    戴金星
    [J]. 沉积学报, 2006, (02) : 300 - 308
  • [6] 天然气中高含HS的成因及其预测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戴金星
    [J]. 地质科学, 2006, (01) : 152 - 157
  • [7] 川东北地区普光气田成藏模式研究
    蔡立国
    饶丹
    潘文蕾
    张欣国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5) : 42 - 47
  • [8] 塔里木盆地西部阿克莫木气田形成初探
    王招明
    赵孟军
    张水昌
    宋岩
    肖中尧
    王清华
    秦胜飞
    [J]. 地质科学, 2005, (02) : 237 - 247
  • [9]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沥青与天然气成藏过程
    谢增业
    魏国齐
    李剑
    杨威
    张林
    [J]. 天然气工业, 2004, (12) : 17 - 19+182
  • [10]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谢增业
    田世澄
    李剑
    胡国艺
    李志生
    马成华
    [J]. 地球化学, 2004, (06) : 567 - 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