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60
作者
蔡勋育 [1 ]
朱扬明 [2 ]
黄仁春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有机元素;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芳烃; 沥青;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普光气田飞仙关和长兴组气藏沥青为古油藏原油经热裂解成气的残留物。其有机元素组成以贫氢、富氧、富硫为特征,属高热演化且受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影响的焦沥青类。它们的碳同位素变化在-25.60‰-27.78‰之间,与本区上二叠统烃源岩干酪根相当(-26.50‰-29.20‰),两者具有成因关系。这些沥青的饱和烃中正烷烃系列碳数分布完整,没有遭受过严重生物降解作用的迹象。它们呈植烷优势,Pr/Ph值小于1.0;甾烷系列中C27化合物占优势,检出C30和C26甾烷;萜烷中三环萜烷丰富,伽马蜡烷含量较高。这表明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是在还原环境中沉积的海相烃源层。沥青的芳烃组成独特,富含四、五环芳烃化合物,且以萤蒽、芘、屈和苯并萤蒽等无烷基取代的母体芳烃化合物为主,反映出沥青裂解成气过程中的有机质芳构化作用。芳烃分布模式及甲基菲指数显示,这些沥青已达高演化阶段,相当的镜质体反射率在2.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中国南方海相层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与勘探前景
    沃玉进
    肖开华
    周雁
    杨志强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 11 - 16
  • [2] 川东北罗家寨飞仙关组气藏成藏过程及聚集效率
    谢增业
    李剑
    单秀琴
    张林
    高嘉玉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6) : 765 - 769
  • [3]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马永生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学报, 2005, (06) : 858 - 865
  • [4]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马永生
    郭旭升
    郭彤楼
    黄锐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论评, 2005, (04) : 477 - 480
  • [5] 南方海相烃源岩特征分析
    蔡勋育
    韦宝东
    赵培荣
    [J].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 20 - 22+193
  • [6] 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特征
    蔡勋育
    马永生
    李国雄
    黄仁春
    [J].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1) : 43 - 45
  • [7] 四川盆地油气地质特征——纪念黄汲清先生百岁诞辰
    王金琪
    [J].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2) : 115 - 120
  • [8] 川东石炭系储层及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王兰生
    陈盛吉
    杨家静
    李子荣
    谢邦华
    张鉴
    [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1, (03) : 28 - 38+21
  • [9]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灰岩黑色沥青与油气勘探
    黄籍中
    冉隆辉
    [J]. 石油学报, 1989, (01) : 27 - 36
  • [10] 塔里木古地温与油气[M]. 科学出版社 , 范善发,周中毅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