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m蓄水后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春季浮游植物调查及多样性评价

被引:51
作者
郭劲松
陈杰
李哲
方芳
张超
田光
机构
[1]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小江回水区; 春季;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D O I
10.13227/j.hjkx.2008.10.003
中图分类号
X176 [生物多样性保护];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三峡水库于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m水位,标志着三峡工程顺利进入初期运行阶段.为了解新的水位高程下小江回水区水环境的现状以及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于2007年初开始对该区域的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跟踪观测.以2007年春季(4月)的2次常规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均匀性指数J,对小江回水区的5个监测断面进行了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小江回水区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的H、d和J值分别为1.09751.8655、1.32421.8604、0.26320.4359;各监测断面的营养水平均为中度富营养型,其中渠马断面水质最差,黄石断面水质最好.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2007-04-08的渠马断面,分别达到了8.442×105 cells/L和1.887mg/L.小江回水区的藻类种群组成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冬季的硅藻-绿藻为主的结构逐渐向初夏的绿藻-蓝藻为主的结构过渡.
引用
收藏
页码:2710 / 27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三峡库区四条支流藻类多样性评价及“水华”防治 [J].
周广杰 ;
况琪军 ;
胡征宇 ;
蔡庆华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6, (03) :337-341
[2]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浮游植物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张远 ;
郑丙辉 ;
刘鸿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54-258
[3]   三峡库区重庆段主要支流春季浮游植物调查 [J].
胡建林 ;
刘国祥 ;
蔡庆华 ;
胡征宇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116-119
[4]   三峡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J].
蔡庆华 ;
胡征宇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7-11
[5]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浮游植物调查及水环境初步分析 [J].
况琪军 ;
毕永红 ;
周广杰 ;
蔡庆华 ;
胡征宇 .
水生生物学报, 2005, (04) :353-358
[6]   湖泊富营养化的藻类生物学评价与治理研究进展 [J].
况琪军 ;
马沛明 ;
胡征宇 ;
周广杰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 (02) :87-91
[7]   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蓝藻水华形成机理的思考 [J].
孔繁翔 ;
高光 .
生态学报, 2005, (03) :589-595
[8]   多样性指数在海洋浮游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J].
孙军 ;
刘东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4, (01) :62-75
[9]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黄祥飞主编, 2000
[10]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沈韫芬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