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新生代构造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分析

被引:46
作者
王锡勇
张庆龙
王良书
葛荣峰
陈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共轭剪节理; 断裂; 构造应力场; 中—新生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3 [地壳应力与活动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黄河沿岸一带中—新生代构造特征的研究表明:盆地东缘中—新生代构造变形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密切相关。印支运动对东缘构造影响相对微弱,受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影响,区内形成了一套挤压应力近NS向的共轭节理。燕山运动对东缘的形成演化意义重大,其基本构造形态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受古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俯冲产生的远程构造效应的影响,区内发育NE—NNE走向的褶皱带;离石断裂受到SE—SEE方向的挤压,以脆性变形为主;节理解析获得的燕山期构造应力场以NW—SE向挤压为特征。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盆地东缘的挤压方向转变为NE—SW向,其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及碰撞期后陆内俯冲所产生的远程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168 / 11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侏罗纪构造变革与燕山运动新诠释 [J].
董树文 ;
张岳桥 ;
龙长兴 ;
杨振宇 ;
季强 ;
王涛 ;
胡建民 ;
陈宣华 .
地质学报, 2007, (11) :1449-1461
[2]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边界带构造样式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J].
廖昌珍 ;
张岳桥 ;
温长顺 .
地质学报, 2007, (04) :466-474
[3]   论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侏罗纪变形 [J].
张岳桥 ;
廖昌珍 ;
施炜 ;
张田 ;
郭芳芳 .
地学前缘, 2007, (02) :182-196
[4]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J].
徐黎明 ;
周立发 ;
张义楷 ;
党犇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4) :455-462
[5]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地带新构造演化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 [J].
张岳桥 ;
廖昌珍 ;
施炜 ;
胡博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3) :285-297
[6]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三叠系、侏罗系露头区裂缝体系展布特征 [J].
张义楷 ;
周立发 ;
党犇 ;
白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68-173
[7]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断裂运动学分析与晚中生代构造应力体制转换 [J].
张岳桥 ;
施炜 ;
廖昌珍 ;
胡博 .
地质学报, 2006, (05) :639-647
[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热力作用的期次和特点 [J].
杨兴科 ;
杨永恒 ;
季丽丹 ;
苏春乾 ;
郑孟林 ;
赵亮 .
地质学报, 2006, (05) :705-711
[9]   燕山板内变形带侏罗纪主要构造事件 [J].
赵越 ;
张拴宏 ;
徐刚 ;
杨振宇 ;
胡健民 .
地质通报, 2004, (Z2) :854-863
[10]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挤出及其对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晚期油气成藏的影响 [J].
张岳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6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