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茎秆机械强度与若干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5
作者
余泽高
李志新
严波
机构
[1] 湖北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小麦; 机械强度; 抗倒性; 性状; 相关性; 多元回归;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3.04.004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小麦灌浆高峰期对茎秆的机械强度进行测试 ,并对小麦茎秆各节长、粗 ,株高 ,生物学产量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小麦茎秆机械强度与各节间长呈负相关 ,其中与茎秆基部第 1、2节间长达显著水平 ,与基部第 3节间长达极显著水平 ,与中部第 4节间长达极显著水平 ;与各节间粗呈正相关 ,其中与第 1、5节间粗达显著水平 ,与第 2、3、4节间粗达极显著水平 ;与穗长及穗重相关不显著 ;茎基部第 2节间干物质对机械强度的贡献最大。在小麦的抗倒性育种中 ,选择矮秆、茎秆粗壮并兼顾大穗的品种是可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小麦显性矮源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J].
阮仁武 ;
傅大雄 ;
戴秀梅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02) :33-37
[2]   根倒伏小麦抗倒性评价方法研究 [J].
蒲定福 ;
周俊儒 ;
李邦发 ;
李全 ;
周强 .
西北农业学报, 2000, (01) :58-61
[3]   小麦品种茎秆质量的初步研究 [J].
王勇 ;
李朝恒 ;
李安飞 ;
李晴祺 .
麦类作物学报, 1997, (03) :28-31
[4]   川西平原小麦倒伏原因的初步研究 [J].
刘天华,龚继续,冯启明 .
西南农业学报, 1995, (03) :12-15
[5]   小麦植株性状与穗粒重关系的研究进展 [J].
郭天财 ;
贺德先 ;
王志和 ;
王保民 ;
皮素琴 ;
上官建宗 .
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1995, (03) :1-4
[6]   T型细胞质对小麦穗颈长和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
李有春,刘仲齐 .
西南农业学报, 1994, (02) :22-27
[7]   小麦品种收获指数与其它多种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J].
钱祖香 .
湖北农学院学报, 1989, (02) :9-17
[8]   小麦产量的新选择标准 [J].
V.P.Kulshrestha ;
黎裕 .
麦类作物学报, 1988, (04) :22-23
[9]   小麦的倒伏和防止措施 [J].
龚有锐 .
湖北农业科学, 1982, (09) :4-7
[10]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