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应然性与实践理路

被引:1
作者
柳友荣 [1 ]
范笑仙 [2 ]
机构
[1] 池州学院校办
[2]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本土特色; “双一流”建设; 分类发展;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19.05.001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高等教育的"中国特色"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应然的内生特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文化逻辑共同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本土特色"。"中国特色"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世界一流"目标并行不悖,"中国特色"是中国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国大学成为世界一流的基础。"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实践理路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大学的"分类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观念与路径 [J].
刘献君 .
中国高教研究, 2018, (10) :6-10
[2]   “双一流”建设的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 [J].
卢晓中 ;
杨蕾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18, (09) :20-27
[5]   新型大学:“型”在何处 [J].
柳友荣 ;
廖文秋 .
重庆高教研究, 2017, 5 (04) :17-29
[6]   “一流本科教育”辨正 [J].
柳友荣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7) :21-24
[7]   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逻辑 [J].
别敦荣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03) :31-42
[8]  
中国古代书院所体现的现代大学精神启示录[J]. 范铭.民办教育研究. 2008(04)
[9]  
中国古代书院所体现的现代大学精神启示录[J]. 范铭.民办教育研究. 2008 (04)
[10]   欧洲中世纪大学起源探微 [J].
贺国庆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6)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