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宪法的困境与未来——兼论如何克服司法审查缺失下的宪法实施困局

被引:10
作者
赵宏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
[2] 德国图宾根大学
[3] 慕尼黑大学
[4] 科隆大学
关键词
规范宪法; 宪法释义学; 宪法规范的形式理性; 部门宪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规范宪法与政治宪法在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并行发展为当今中国宪法研究的两大主流。尽管因为宪法司法化的现实障碍而遭遇发展困局,但作为提升和改进我国宪法和宪法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规范宪法仍旧有其坚守的价值。本文对规范宪法通过法释义学成果的累积,而在回复宪法的规范性,进而提升其稳定性和法效性,并引发人们关注宪法规范的形式理性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在借鉴德国宪法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或许部门宪法能够成为克服司法审查制度阙如下宪法实施的困局,为目前仅停留于思想启蒙阶段的宪法释义学提供试练的实践场域,并最终反向促进宪法基本权释义学的提升,以及宪法实现的可能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 [J].
张翔 .
清华法学, 2012, 6 (04) :12-36
[3]   基本权利的规范领域和保护程度——对我国宪法第35条和第41条的规范比较 [J].
杜强强 .
法学研究, 2011, 33 (01) :3-14
[4]   中德比较宪法视野下的人格尊严——兼与林来梵教授商榷 [J].
谢立斌 .
政法论坛, 2010, 28 (04) :53-67
[6]   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 [J].
强世功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39
[7]   宪法学的教义化——德国国家法学方法论的发展 [J].
李忠夏 .
法学家, 2009, (05) :35-60+157
[8]   论我国宪法上的劳动权与劳动义务 [J].
王锴 .
法学家, 2008, (04) :56-64+32
[9]   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 [J].
陈端洪 .
中外法学, 2008, (04) :485-511
[10]   宪法学:法学方法与政治判断 [J].
张翔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4) :105-1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