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三叠纪—侏罗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
被引:42
作者:
蔚远江
胡素云
雷振宇
何登发
张立平
许世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党工委办公室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新疆库尔勒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沉积响应;
逆冲断裂;
前陆冲断带;
扇体;
三叠纪—侏罗纪;
准噶尔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笔者从冲断活动的产物———各种成因扇体(冲积扇、水下扇、扇三角洲)出发,由160口单井剖面、15条联井剖面、8个层位平面渐次展开了准噶尔西北缘前陆冲断带三叠—侏罗纪逆冲断裂活动的沉积响应研究。三叠纪扇体在乌尔禾—夏子街地区发育叠置程度最好,T1b到T3b,其由盆内向盆缘老山方向退缩迁移明显,并具T1b到T2k1由盆缘向盆内、T2k2到T3b由盆内向盆缘迁移的2个进退波动变化。侏罗纪扇体在八道湾组最为发育,总体叠置关系较差,J1b到J2t,均呈由盆内向盆缘老山退缩沉积的退覆式迁移特征。三叠纪到侏罗纪,总体为由强到弱的退覆式冲断活动及扇体迁移模式,即随主要同生控扇断裂分布由盆缘向老山方向退缩迁移,冲断活动强度由盆缘向盆地方向逐渐减弱直至停息;相应地,各期扇体平面上分布规模渐小,总体呈由盆内向盆缘老山退缩迁移的沉积响应,两者耦合性良好。各类扇体的沉积分布受不同时期同生断裂活动的严格控制,其时空叠置及迁移规律的差异是红山嘴—车排子、克拉玛依—百口泉及乌尔禾—夏子街各构造带冲断作用地域性及作用强度差异性的沉积响应。进而引入“活动性指数”的概念与方法,对前陆冲断带同生断裂的冲断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化统计分析,并根据冲断推覆事件的地层、沉积标识划分出T1b-T3b、J1b-J2x、J2t三套构造层序,识别出三叠—侏罗纪的3个逆冲推覆幕、6次逆冲推覆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23 / 437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