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植被对黄河源区水热交换影响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贾东于
[1
,2
]
文军
[1
,3
]
马耀明
[4
]
刘蓉
[1
]
王欣
[1
]
周娟
[1
,2
]
陈金雷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黄河源区;
能量平衡;
植被覆盖度;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7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13—2014年6—8月黄河源区近地面的观测数据进行CLM4.5单点模拟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水热交换影响和能量平衡的研究。结果表明:(1)100%植被覆盖与控制试验(植被覆盖度为50%)向上短波的模拟差值为-6.76 W·m-2,裸地(植被覆盖度为0%)与控制试验的差值为7.76 W·m-2。(2)植被覆盖度降低对向上长波辐射的模拟影响较大,其中裸地与控制试验的向上长波辐射模拟差值为5.34 W·m-2,而100%植被覆盖与控制试验的向上长波模拟差值仅为-0.62 W·m-2。(3)叶面积指数减少会使地表反照率增大,但辐射通量整体变化幅度不大。其中向上短波平均增加1.35 W·m-2,潜热平均减小8.43 W·m-2。(4)叶面积指数增加会使向上长、短波减少,同时潜热通量输送增大,且叶面积指数增加后,向上长波辐射、感热的变化范围略大于叶面积指数减少时。(5)净辐射受到云的影响较大,其变化范围为200~461 W·m-2。6—7月的土壤热通量在2013年不同深度均达到峰值,其中5 cm深处土壤热通量在6—7月的平均值为6.25 W·m-2,最大值为30.34 W·m-2。
引用
收藏
页码:424 / 435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