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3.5模式对青藏高原玛曲站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29
作者
陈渤黎 [1 ,2 ]
吕世华 [1 ]
罗斯琼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陆面过程; 土壤冻融; CLM3.5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利用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3.5)和青藏高原玛曲站2010年6月-2011年2月的观测资料进行了9个月的单点数值模拟试验。通过比较辐射通量、能量通量、土壤温度及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和观测值,结果表明,CLM3.5模式能较成功地模拟玛曲地区的陆面能量与水分特征。该模式对夏季向上短波辐射的模拟较好,冬季整体偏小。向上长波辐射的模拟整体较好,但模拟值稍偏大。净辐射的模拟整体较好,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9,偏差为-1.28 W.m-2。感热通量的模拟较差,整体显著偏高。潜热通量的模拟较好,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土壤热通量的模拟夏季较好,冬季土壤冻结及消融期的偏差较大,主要原因与冬季模拟的积雪偏少有关。土壤温度的模拟夏季较好、冬季较差,6层土壤温度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平均偏差为-1.80℃。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冬季土壤冻结后存留的未冻水,冻结后土壤含水量的模拟较该模式以前的版本有了很大的改善,6层土壤含水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4,平均偏差为-0.015m3.m-3。
引用
收藏
页码:1511 / 152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CLM3.0模式中冻土过程参数化的改进及模拟试验 [J].
李震坤 ;
武炳义 ;
朱伟军 ;
辛羽飞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2) :137-148
[2]   青藏高原中部季节冻土区地表能量通量的模拟分析 [J].
郭东林 ;
杨梅学 ;
李敏 ;
屈鹏 .
高原气象, 2009, (05) :978-987
[3]   青藏高原中部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确立及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 [J].
罗斯琼 ;
吕世华 ;
张宇 ;
胡泽勇 ;
马耀明 ;
李锁锁 ;
尚伦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4) :919-928
[4]   青藏高原西部冻融期陆面过程的模拟分析 [J].
王澄海 ;
师锐 ;
左洪超 .
高原气象, 2008, (02) :239-248
[5]   CoLM模式对青藏高原中部BJ站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 [J].
罗斯琼 ;
吕世华 ;
张宇 ;
胡泽勇 ;
马耀明 ;
李锁锁 ;
尚伦宇 .
高原气象, 2008, (02) :259-271
[6]   青藏高原加热对东亚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 [J].
刘新 ;
李伟平 ;
许晃雄 ;
吴国雄 .
高原气象, 2007, (06) :1287-1292
[7]   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特征的模拟分析 [J].
王澄海 ;
师锐 .
冰川冻土, 2007, (01) :73-81
[8]   青藏高原复杂地表能量通量研究 [J].
马耀明 ;
姚檀栋 ;
王介民 ;
胡泽勇 ;
石川裕彦 ;
马伟强 ;
MMenenti ;
苏中波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12) :1215-1223
[9]   CoLM模式在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的适用性研究 [J].
辛羽飞 ;
卞林根 ;
张雪红 .
高原气象 , 2006, (04) :567-574
[10]   青藏高原非均匀地表区域能量通量的研究 [J].
马耀明 ;
仲雷 ;
田辉 ;
孙方林 ;
苏中波 ;
Massimo Menenti .
遥感学报, 2006, (04) :54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