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部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确立及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

被引:38
作者
罗斯琼 [1 ]
吕世华 [1 ]
张宇 [1 ]
胡泽勇 [1 ]
马耀明 [2 ]
李锁锁 [1 ]
尚伦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部; 土壤热传导率; 参数化方案; 土壤质地; CoLM; 冻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针对模式发展的需要,在Farouki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基础上,综合Johansen和C(?)té的参数化方案,发展了一个用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用"全球协调加强观测计划之亚澳季风青藏高原试验计划(CAMP/Tibet)"中那曲布交(BJ)站实际资料对该方案进行了检验,并将它用于公共陆面模式(CoLM)中,对青藏高原那曲地区进行了单点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未冻结及冻结土壤中,新方案比Farouki方案计算的土壤热传导率小,更接近实测值.加入新方案的CoLM模式对土壤温度模拟的准确性比原模式有一定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19 / 9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CoLM模式对青藏高原中部BJ站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 [J].
罗斯琼 ;
吕世华 ;
张宇 ;
胡泽勇 ;
马耀明 ;
李锁锁 ;
尚伦宇 .
高原气象, 2008, (02) :259-271
[2]   西北地区戈壁局地陆面物理参数的研究 [J].
张强 ;
王胜 ;
卫国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5) :616-623
[3]   质地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研究 [J].
李毅 ;
邵明安 ;
王文焰 ;
王全九 ;
张建丰 ;
来剑斌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4) :62-65
[4]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J].
王澄海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309-316
[5]   一个用于气候模式的简单冻土过程参数化方案的建立和检验(英文) [J].
张 宇 ;
吕世华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2, (03) :513-527
[6]   青藏高原地表热通量变化及其对初夏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 [J].
董敏 ;
朱文妹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458-468
[7]   青藏高原多、少雪年后期西北干旱区降水的对比分析 [J].
吴统文 ;
钱正安 ;
李培基 ;
宋敏红 ;
马晓波 .
高原气象, 1998, (04) :31-39
[8]   青藏高原冬春季雪盖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 [J].
罗勇 .
高原气象, 1995, (04) :122-129
[9]  
青藏高原与西北干旱区对气候灾害的影响[M]. 气象出版社 , 吴国雄等编, 2003
[10]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理论研究进展[M]. 气象出版社 , 陶诗言等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