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中国黄土高原半湿润地区陆面温、湿特性及辐射收支特征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西北区域气候中心
[3] 甘肃省气象局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干土层;
陆面过程;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项目平凉试验站的观测资料,经过质量控制用于研究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土壤温湿特性及地表辐射平衡。结果表明,在8、9月前后土壤温度从地面到深层由增温型变成冷却型,在2月前后由冷却型向增温型过渡。由于枯水年的连续出现,平凉试验站在2010年3月之前存在明显的土壤干层,4月后该干层消失,这种明显的季节性浅层土壤干层是黄土高原塬区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与干旱荒漠区的敦煌和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定西对比可知,黄土高原半湿润区平凉的净辐射远大于敦煌,也比定西偏大,说明平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比敦煌和定西都强,更有利于植被生长。四季典型晴天反照率的日变化显示,冬季反照率日变化幅度最小,夏季最大,春、秋季的变幅介于中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272 / 12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黄土高原大孔径闪烁仪观测特征量T*的研究
[J].
郝小翠
;
张强
;
岳平
;
王胜
;
李宏宇
.
高原气象,
2013, 32 (03)
:665-67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王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李宏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陆面温度和能量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孙昭萱
;
张强
.
中国沙漠,
2011, 31 (05)
:1302-1308

孙昭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3]
黄土高原中部典型台塬区冬季微气象特征研究
[J].
王胜
;
张强
;
岳平
;
曾剑
;
李宏宇
.
高原气象,
2011, 30 (04)
:982-98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气象局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岳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曾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李宏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黄土高原定西地区陆面物理量变化规律研究
[J].
张强
;
孙昭萱
;
王胜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7)
:1727-1737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孙昭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5]
西部黄土高原苜蓿终止时间对苜蓿-小麦轮作系统生产力及土壤水分的影响(英文)
[J].
李玲玲
;
黄高宝
;
张仁陟
;
蔡立群
;
罗珠珠
;
晋小军
;
张恩和
;
BELLOTTI Bill
;
UNKOVICH Murray
.
作物学报,
2011, 37 (04)
:686-693

李玲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黄高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张仁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蔡立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晋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张恩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UNKOVICH Murray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School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Wine, University of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6]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陆面辐射和热量特征研究
[J].
李宏宇
;
张强
;
王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10)
:1070-1081

李宏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甘肃省气象局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中国黄土高原塬区表层土壤水分盈缺状况的研究
[J].
王欣
;
文军
;
韦志刚
;
田辉
;
王磊
;
李振朝
;
史小康
;
张堂堂
;
刘蓉
;
张静辉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530-538

王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韦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田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王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李振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史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张堂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刘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张静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8]
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有关科学问题
[J].
张强
;
胡向军
;
王胜
;
刘宏谊
;
张杰
;
王润元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363-371

张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胡向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刘宏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润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兰州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9]
城市陆面过程与边界层结构研究
[J].
蒋维楣
;
王咏薇
;
张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411-41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咏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黄土高原典型塬区冬小麦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特征
[J].
李振朝
;
韦志刚
;
文军
;
张堂堂
;
刘远永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8, 13 (06)
:751-758

李振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韦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文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张堂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