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中部典型台塬区冬季微气象特征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胜 [1 ,2 ]
张强 [1 ,2 ,3 ]
岳平 [2 ]
曾剑 [2 ]
李宏宇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3] 甘肃省气象局
关键词
黄土高原台塬区; 微气象; 地表反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利用黄土高原中部庆阳观测站冬季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台塬区微气象特征。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中部冬季晴天辐射各分量的值几乎比夏季的小一半。09:00~17:00,地面给大气加热,在17:00至次日09:00,大气给地表加热。平均辐射与晴天时更接近。无论是晴天还是平均气候状况,冬季感热在地表能量中都占有很大比重,几乎占到净辐射值的一半;潜热峰值只有感热峰值的1/4左右,土壤热通量介于感热和潜热之间。冬季夜间近地层的湍流交换十分微弱,在一天中的2/3时间里,大气给地表传递热量。在无降水时段,地表反照率平均为0.22,降雪的影响使地表反照率的平均值为0.28,增大了约30%。地表反照率恢复到一个新的准平衡态长达7天。降雪过程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也是地表反照率难以准确参数化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82 / 98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陇中黄土高原夏季陆面辐射和热量特征研究 [J].
李宏宇 ;
张强 ;
王胜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10) :1070-1081
[2]   黄土高原地表能量不闭合度与垂直感热平流的关系 [J].
张强 ;
李宏宇 .
物理学报, 2010, 59 (08) :5889-5896
[3]   陆面潜在蒸散计算模型在甘肃省黄土高原的适用性研究 [J].
杨小利 ;
蒲金涌 ;
马鹏里 ;
姚小英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2) :184-189
[4]   黄土高原植被演替下土壤孔隙的定量分析 [J].
赵世伟 ;
赵勇钢 ;
吴金水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2) :223-231
[5]   春末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地表能量闭合的观测研究 [J].
肖霞 ;
左洪超 ;
刘辉志 ;
符淙斌 ;
黄建平 ;
胡隐樵 .
冰川冻土, 2010, 32 (01) :70-77
[6]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总体输送系数的特征 [J].
杨兴国 ;
张强 ;
杨启国 ;
王润元 ;
刘宏谊 ;
马鹏里 .
高原气象 , 2010, (01) :44-50
[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小流域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变异特征及影响因子 [J].
白天路 ;
杨勤科 ;
申佳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12) :2508-2514
[8]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非均一下垫面粗糙度分析 [J].
张文煜 ;
张宇 ;
陆晓静 ;
郭振海 ;
王晓妍 .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763-768
[9]   青藏高原东坡理塘地区近地层湍流通量与微气象特征研究 [J].
李英 ;
李跃清 ;
赵兴炳 .
气象学报, 2009, 67 (03) :417-425
[10]   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试验研究(LOPEX)有关科学问题 [J].
张强 ;
胡向军 ;
王胜 ;
刘宏谊 ;
张杰 ;
王润元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4) :36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