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冀中南连续12天大雾天气的形成及维持机制
被引:30
作者:

马翠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吴彬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李云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赵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王丛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邢台气象台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曲晓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于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保定市气象台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机构:
[1] 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2]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3] 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4] 邢台气象台
[5] 保定市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大雾;
逆温层结;
冷空气;
高压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加密观测资料,对2007年12月17-28日冀中南地区连续性大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雾长时间维持的原因及热力、动力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雾期间我国中高纬地区冷空气活动偏弱,500hPa受稳定的暖性宽广高压脊控制,为维持数日不散的大雾天气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850hPa及以下多以偏东风和偏南风为主,偏东风不仅使雾区近地层温度降低,而且还将海域水汽送至雾区;同时偏南风也为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特别是东北风的维持有利于强浓雾的形成,这是大雾持久不消散的主要原因;低层弱辐合、正涡度区、弱水汽辐合和900hPa以上的暖脊有利于雾的稳定维持和发展;由于强冷空气的到来导致大雾消散,破坏了稳定的逆温层结。
引用
收藏
页码:1663 / 167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一次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张恒德
;
饶晓琴
;
乔林
.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1255-1265

张恒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饶晓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乔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
[2]
南京地区雨雾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
[J].
严文莲
;
刘端阳
;
濮梅娟
;
李子华
.
气象,
2010, 36 (10)
:29-36

严文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省气象台

刘端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台

濮梅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省气象台

李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台
[3]
陕西冬季一次大雾天气生消机制的数值模拟
[J].
林杨
;
沈桐立
;
邓小丽
;
胡琳
.
高原气象,
2010, 29 (02)
:437-446

林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学会 陕西省气象学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小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安市气象局 陕西省气象学会

胡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候中心 陕西省气象学会
[4]
中国东部一场持续性大雾的诊断分析
[J].
王玮
;
黄玉芳
;
孔凡忠
;
刘继敏
.
气象,
2009, 35 (09)
:84-90

王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黄玉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孔凡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刘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菏泽市气象局
[5]
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及逆温特征分析
[J].
吴彬贵
;
张宏升
;
汪靖
;
张长春
;
于莉莉
;
刘彬贤
;
解以扬
.
高原气象 ,
2009, (02)
:258-26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宏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6]
南京冬季雾爆发性增强的物理特征研究
[J].
濮梅娟
;
严文莲
;
商兆堂
;
杨军
;
李子华
.
高原气象,
2008, (05)
:1111-1118

濮梅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省气象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商兆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省气象台

杨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台

李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台
[7]
一次罕见的平流辐射雾过程的特征
[J].
濮梅娟
;
张国正
;
严文莲
;
李子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6)
:776-783

濮梅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省气象台

张国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江苏省气象台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子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 江苏省气象台
[8]
南岭山地一次锋面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结构分析
[J].
邓雪娇
;
吴兑
;
唐浩华
;
范绍佳
;
黄浩辉
;
毛伟康
;
叶燕翔
.
高原气象,
2007, (04)
:881-889

邓雪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唐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浩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毛伟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叶燕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热带季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9]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恶劣能见度研究
[J].
吴兑
;
赵博
;
邓雪娇
;
毕雪岩
;
范绍佳
.
高原气象 ,
2007, (03)
:649-654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邓雪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毕雪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南岭大瑶山高速公路浓雾的宏微观结构与能见度研究
[J].
吴兑
;
邓雪娇
;
毛节泰
;
毛伟康
;
叶燕翔
;
毕雪岩
;
唐浩华
;
万齐林
.
气象学报,
2007, (03)
:406-415

吴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邓雪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毛节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毛伟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叶燕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毕雪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唐浩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万齐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