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下石盒子组8段储层成岩演化与成岩相

被引:17
作者
王秀平 [1 ,2 ]
牟传龙 [2 ,3 ]
贡云云 [1 ]
马东旭 [1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二叠系; 下石盒子组; 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 成岩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镜下、成岩流体包裹体以及酸、碱性流体介质中各种成岩反应热力学特征的分析,结合有机质演化史、埋藏史,对苏里格气田Z30区块二叠系下石盒子组8段(简称盒8段)储层的成岩演化和成岩相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经历了同生成岩—早成岩A早期的弱酸性溶蚀阶段、早成岩A晚期—早成岩B期的酸性溶蚀阶段、中成岩A期—中成岩B早期的酸性溶解阶段以及中成岩B晚期—地层抬升过程中成岩后生的碱性交代和胶结4个成岩演化阶段,最终形成5种成岩相类型,即净砂岩不稳定组分溶蚀—绿泥石薄膜相、净砂岩不稳定组分溶蚀—高岭石及硅质胶结相、净砂岩高岭石及硅质胶结—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净砂岩不稳定组分溶蚀—碳酸盐致密胶结相以及杂砂岩杂基充填致密压实相。其中,酸性溶解阶段是形成储层主要储集空间的关键性阶段,并使净砂岩不稳定组分溶蚀—绿泥石薄膜相、净砂岩不稳定组分溶蚀—高岭石及硅质胶结相和净砂岩高岭石及硅质胶结—不稳定组分溶蚀相成为建设性成岩相。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9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压形成的控制因素 [J].
许浩 ;
张君峰 ;
汤达祯 ;
李明 ;
张文忠 ;
林文姬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64-68
[2]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砂岩成岩作用与致密储层成因 [J].
杨仁超 ;
王秀平 ;
樊爱萍 ;
韩作振 ;
赵娟 ;
王言龙 .
沉积学报, 2012, 30 (01) :111-119
[3]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集层影响的新认识 [J].
公繁浩 ;
鲍志东 ;
范正平 ;
伍星 ;
刘丽 .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32 (04) :338-341
[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硅质胶结物形成机制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 [J].
武文慧 ;
黄思静 ;
陈洪德 ;
李智武 ;
赵俊兴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2) :193-200
[5]   伊利石形成相关反应的热力学计算及其对砂岩成岩作用研究的意义 [J].
魏文文 ;
黄思静 ;
郇金来 .
地质科技情报, 2011, 30 (01) :20-25
[6]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太原组及下石盒子组碎屑岩储集层特征 [J].
付锁堂 ;
石小虎 ;
南珺祥 .
古地理学报, 2010, 12 (05) :609-617
[7]   苏里格气田盒8段成岩相类型及其测井标志 [J].
林文姬 ;
汤达祯 ;
徐凤银 ;
许浩 ;
张文忠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 32 (02) :271-273+407
[8]   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低孔渗砂岩成岩相类型划分及半定量评价 [J].
张响响 ;
邹才能 ;
陶士振 ;
徐春春 ;
宋建荣 ;
李国辉 .
沉积学报, 2010, 28 (01) :50-57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J].
闫建萍 ;
刘池洋 ;
张卫刚 ;
李彪 .
地质学报, 2010, 84 (02) :272-279
[10]   成岩过程中长石、高岭石、伊利石之间的物质交换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来自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和川西凹陷三叠系须家河组的研究 [J].
黄思静 ;
黄可可 ;
冯文立 ;
佟宏鹏 ;
刘丽红 ;
张雪花 .
地球化学, 2009, 38 (05) :49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