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古生界低孔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55
作者
闫建萍 [1 ,2 ]
刘池洋 [1 ]
张卫刚 [3 ]
李彪 [4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长庆油田分公司长中石油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
[4] 辽河石油勘探局长城钻探国内市场部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 低孔低渗; 成岩作用;
D O I
10.19762/j.cnki.dizhixuebao.2010.02.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储层砂岩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物性特征、胶结物种类及成岩作用特点的详细研究表明:山西组二段—下石盒子组八段砂岩的主要孔隙类型大部分是与胶结物和泥质杂基有关的微孔隙,也是造成研究区砂岩储层低孔低渗的内在原因之一。砂岩主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溶解作用。压实作用是成岩早期导致砂岩储层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之一;胶结作用包括硅质胶结、钙质胶结和粘土矿物胶结,硅质胶结对储层物性的贡献大于其他胶结类型,方解石是造成储层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煤系地层埋藏后提供的酸性孔隙流体造成早期长石和方解石的溶蚀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对早期储层物性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后期强烈的方解石胶结作用而消失殆尽。
引用
收藏
页码:272 / 2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J].
杨县超 ;
张林 ;
李江 ;
吴健 .
地质科技情报, 2009, 28 (03) :73-76
[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盒8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王峰 ;
田景春 ;
陈蓉 ;
李明瑞 ;
肖玲 .
沉积学报, 2009, 27 (02) :238-245
[3]   伊陕斜坡上古生界大面积岩性气藏分布与成因 [J].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 (06) :664-667+691
[4]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山2段储层孔隙类型及成因分析 [J].
季汉成 ;
杨潇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2) :181-190
[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 [J].
杨奕华 ;
包洪平 ;
贾亚妮 ;
于忠平 .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25-32
[6]   叠合盆地特征及油气赋存条件 [J].
刘池洋 .
石油学报, 2007, (01) :1-7
[7]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桂小军 ;
岳乐平 ;
赵俊峰 ;
王建强 .
地质学报, 2006, (05) :617-638
[8]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高效储集层形成的地质条件 [J].
王怀厂 ;
魏新善 ;
白海峰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19-323
[9]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J].
朱宏权 ;
徐宏节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33-137
[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山西期-下石盒子期盆地演化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J].
林雄 ;
徐小蓉 ;
侯中健 ;
田景春 ;
陈洪德 ;
李君文 ;
刘文均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