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需注意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92
作者
朱如凯 [1 ,2 ,3 ]
吴松涛 [1 ,2 ,3 ]
苏玲 [1 ,2 ,3 ]
崔景伟 [1 ,2 ,3 ]
毛治国 [1 ,2 ,3 ]
张响响 [1 ,2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
[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孔隙结构表征; 技术误区; 纳米孔喉系统; 可动流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致密储层孔喉尺寸小、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表征难度大。通过系统梳理目前致密储层表征技术发展现状,指出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强调提高分辨率的同时,需加强样品代表性尺度研究;2追求新技术/方法的同时,需加强技术有效适用范围研究;3强调定量表征数据拼接的同时,需加强多尺度定性与定量数据融合,提高表征精度。提出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核心技术未来发展方向:1多学科联合攻关,静态表征与动态演化相结合,实现孔隙结构的全面表征;2加强宏观尺度研究,密切联系可动流体评价,实现对规模有效储集体的准确预测;3加强现场应用研究,紧密结合储层增产改造措施,实现对工程甜点的评价优选。
引用
收藏
页码:1323 / 133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21]   试论中国陆相致密油有效开发技术 [J].
杜金虎 ;
刘合 ;
马德胜 ;
付金华 ;
王玉华 ;
周体尧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2) :198-205
[22]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重要理论问题 [J].
贾承造 ;
郑民 ;
张永峰 .
石油学报, 2014, 35 (01) :1-10
[23]   非常规油气致密储集层微观结构研究进展 [J].
朱如凯 ;
白斌 ;
崔景伟 ;
吴松涛 ;
崔京钢 ;
王拓 ;
牛露 ;
李婷婷 .
古地理学报, 2013, 15 (05) :615-623
[24]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科学问题 [J].
王红岩 ;
刘玉章 ;
董大忠 ;
赵群 ;
杜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5) :574-579
[25]   苏里格气田与川中须家河组气田成藏共性与差异 [J].
赵文智 ;
卞从胜 ;
徐兆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 40 (04) :400-408
[26]   蜀南双河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 [J].
胡琳 ;
朱炎铭 ;
陈尚斌 ;
杜志立 .
新疆石油地质, 2013, 34 (01) :79-82
[27]   致密气与页岩气发展路线图 [J].
邱中建 ;
赵文智 ;
邓松涛 .
中国石油石化, 2012, (17) :18-21
[28]   中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及其在天然气未来发展中的地位 [J].
赵文智 ;
董大忠 ;
李建忠 ;
张国生 .
中国工程科学, 2012, 14 (07) :46-52
[29]   川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特征 [J].
王玉满 ;
董大忠 ;
李建忠 ;
王社教 ;
李新景 ;
王黎 ;
程克明 ;
黄金亮 .
石油学报, 2012, 33 (04) :551-561
[30]   压汞法和气体吸附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特征 [J].
田华 ;
张水昌 ;
柳少波 ;
张洪 .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41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