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OF方法的华中五省近47年总云量变化分析

被引:3
作者
徐琼芳 [1 ,2 ]
高庆九 [2 ]
石燕 [3 ]
潘洪祥 [4 ]
机构
[1] 湖北省潜江市气象局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4] 湖北省仙桃市气象局
关键词
云量; 趋势; 变化; EOF;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5 [云雾];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选用华中五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20个全球交换站1959-2005年逐月云量观测资料,用EOF方法分析了近47a来华中五省总云量的年、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地域分布特征,以期对气候模式开发和模拟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华中五省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区划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近47a来,华中五省平均年、季总云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总云量变化地区差异较大,主要有2种典型时空分布。第一典型场中,年、季均为正值,且均由南向北呈现出低-高的差异,中心位于华中五省中偏北部地区。对应时间系数中,年、春、秋季1959-2005年总体呈明显波动下降趋势,可得出年、春、秋季总云量近47a呈减少趋势,夏季无明显变化,冬季变化趋势也不明显。第二典型场中,年、四季均大体以长江为界呈反向变化,对应时间系数以年际变化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近50年陕西黄土高原云量和气温年际变化 [J].
曹雪梅 ;
孙智辉 ;
雷延鹏 ;
刘志超 .
气象科技, 2010, 38 (03) :311-315
[2]   四川地区云和空中水资源分布与演变 [J].
王维佳 .
气象科技, 2010, 38 (01) :58-65
[3]   祁连山总云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J].
陈少勇 ;
董安祥 ;
陈添宇 ;
安华银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98-102
[4]   祁连山地区云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J].
陈少勇 ;
董安祥 ;
贺红梅 .
气象科技, 2007, (01) :77-81
[5]   近20年全球总云量变化趋势分析 [J].
丁守国 ;
赵春生 ;
石广玉 ;
武春爱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5) :670-677+706
[6]   江苏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及其背景场分析 [J].
陈海山 ;
朱伟军 ;
邓自旺 ;
李春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4) :433-442
[7]   中国南方地区层状云的形成和日变化特征分析 [J].
李昀英 ;
宇如聪 ;
徐幼平 ;
张学洪 .
气象学报, 2003, (06) :733-743
[8]   中国地区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强迫温度效应的气候研究 [J].
刘艳 ;
翁笃鸣 .
气象学报, 2002, (06) :766-773
[9]   近40年青藏高原东侧地区云、日照、温度及日较差的分析 [J].
李跃清 .
高原气象, 2002, (03) :327-332
[10]   青藏高原云—辐射—加热效应和南亚夏季风——1985年与1987年对比分析 [J].
王可丽 ;
吴国雄 ;
江灏 ;
刘平 .
气象学报, 2002, (02) :17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