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高燕 [1 ,2 ]
张延 [1 ,2 ]
郭亚飞 [1 ,2 ]
梁爱珍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解速率; 碳周转; C/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同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土壤碳氮循环,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秸秆还田后的碳周转特征及研究方法,以及秸秆还田的作物类型、还田秸秆部位、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还田后秸秆的分解转化以及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指出未来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如何高效地进行秸秆还田,结合秸秆自身条件以及土壤环境,选择一种适合作物生长、可以最大化提高土壤肥力的还田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31] Changes in microbial biomass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pools after incorporation of rye into three California agricultural soils.[J].E.J Lundquist;L.E Jackson;K.M Scow;C Hsu.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98, 2
  • [32] Adsorption on soil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from farmyard manure
    Riffaldi, R
    Levi-Minzi, R
    Saviozzi, A
    Benetti, A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1998, 69 (02) : 113 - 119
  • [33] RELATING THE GLOBAL VEGETATION INDEX TO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ACTUAL EVAPOTRANSPIRATION OVER AFRICA
    CHONG, DLS
    MOUGIN, E
    GASTELLUETCHEGORRY, JP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3, 14 (08) : 1517 - 1546
  • [34] 我国玉米主产区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其效果.[J].王如芳;张吉旺;董树亭;刘鹏;.应用生态学报.2011, 06
  • [35] 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特点及对土壤中碳、氮含量的影响
    南雄雄
    田霄鸿
    张琳
    游东海
    吴玉红
    曹玉贤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16 (03) : 626 - 633
  • [36]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2010, 02
  • [37] 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
    毕于运
    高春雨
    王亚静
    李宝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2) : 211 - 217
  • [38] 不同类型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史学军;潘剑君;陈锦盈;杨志强;张黎明;孙波;李忠佩;.环境科学.2009, 06
  • [39]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陈尚洪
    朱钟麟
    刘定辉
    舒丽
    王昌全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 806 - 809
  • [40] 中国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固碳现状和潜力
    韩冰
    王效科
    逯非
    段晓男
    欧阳志云
    [J]. 生态学报, 2008, (02) : 612 -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