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高燕 [1 ,2 ]
张延 [1 ,2 ]
郭亚飞 [1 ,2 ]
梁爱珍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解速率; 碳周转; C/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同时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促进土壤碳氮循环,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秸秆还田后的碳周转特征及研究方法,以及秸秆还田的作物类型、还田秸秆部位、秸秆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全面了解还田后秸秆的分解转化以及对土壤碳周转的影响。指出未来研究中应该更加关注如何高效地进行秸秆还田,结合秸秆自身条件以及土壤环境,选择一种适合作物生长、可以最大化提高土壤肥力的还田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 [61] 不同有机物料还田对东北黑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梁尧
    韩晓增
    宋春
    李海波
    [J]. 中国农业科学 , 2011, (17) : 3565 - 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