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杨智杰 [1 ,2 ]
崔纪超 [3 ]
谢锦升 [1 ,2 ]
陈光水 [1 ,2 ]
杨玉盛 [1 ,2 ]
机构
[1]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中亚热带;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性质;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0.03.013
中图分类号
S159.2 [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直接影响到土壤性质的变化。本研究通过中亚热带山区天然林、人工林(用材林和经济林)、次生林、农业用地(橘园和坡耕地)等7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下降幅度分别达到52.2%~81.8%和57.9%~172.6%;同时土壤容重增加,pH值升高。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全磷、全钾的影响的规律较为不明显。综合比较中国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其中20~25°N纬度带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幅度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75 / 4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分布对植被恢复的响应 [J].
毕江涛 ;
贺达汉 ;
黄泽勇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238-243
[2]   宁夏黄土区不同植物群落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J].
安韶山 ;
黄懿梅 ;
郑粉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2) :300-307
[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理化性质及其肥力的影响——以保定市为例 [J].
冯万忠 ;
段文标 ;
许皞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2) :61-64
[4]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J].
苏跃 ;
刘方 ;
李航 ;
罗海波 ;
刘元生 ;
冯泽蔚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1) :65-68
[5]   滇西北亚高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容重与根系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J].
徐宁 ;
吴兆录 ;
李正玲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5) :1961-1963
[6]   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J].
魏彦昌 ;
欧阳志云 ;
苗鸿 .
生态环境, 2008, (01) :334-338
[7]   黄土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J].
岳庆玲 ;
常庆瑞 ;
刘京 ;
刘梦云 ;
王德彩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103-108
[8]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质量的影响 [J].
杨玉盛 ;
谢锦升 ;
盛浩 ;
陈光水 ;
李旭 .
地理学报, 2007, (11) :1123-1131
[9]   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王莉 ;
张强 ;
牛西午 ;
杨治平 ;
张建杰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4) :53-56
[10]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米槠和杉木细根分解动态 [J].
金钊 ;
杨玉盛 ;
董云社 ;
齐玉春 ;
陈光水 .
地理研究, 2007, (03) :491-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