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民事诉讼再审新证据之定位与运用
被引:6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正敏
机构
:
[1]
厦门大学法学院
来源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 03期
关键词
:
民事诉讼法;
再审;
新证据;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2007年修正的新民事诉讼法保留了新证据这一再审事由,但新法对再审新证据的规定含糊不清,造成了实务运作的严重混乱。近来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也未能解决此问题。司法制度的终局性要求与再审程序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再审新证据仅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被认可。再审新证据的合理定位,必须结合我国国情综合考虑各种相关要素。再审新证据的运用,必须遵循重大性、补充性原则,以降低再审程序被频频启动的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再审的补充性原则与民事再审事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浩
[J].
法学家,
2007,
(06)
: 6
-
12+1
[2]
事实认定再审事由的比较与分析——兼析《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相关规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浩
[J].
江海学刊,
2007,
(06)
: 113
-
119
[3]
再审事由与改判标准
邬红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邬红旗
[J].
法律适用,
2003,
(05)
: 33
-
36
[4]
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看得见的正义
陈朝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建厦门
陈朝阳
[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1)
: 69
-
73
[5]
民事再审事由研究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学研究,
2000,
(05)
: 102
-
113
[6]
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高桥宏志, 2007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李国光主编, 2002
[8]
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兼子一,(日)竹下守夫著, 1995
←
1
→
共 8 条
[1]
再审的补充性原则与民事再审事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浩
[J].
法学家,
2007,
(06)
: 6
-
12+1
[2]
事实认定再审事由的比较与分析——兼析《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相关规定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浩
[J].
江海学刊,
2007,
(06)
: 113
-
119
[3]
再审事由与改判标准
邬红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邬红旗
[J].
法律适用,
2003,
(05)
: 33
-
36
[4]
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看得见的正义
陈朝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福建厦门
陈朝阳
[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1)
: 69
-
73
[5]
民事再审事由研究
张卫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
[J].
法学研究,
2000,
(05)
: 102
-
113
[6]
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高桥宏志, 2007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李国光主编, 2002
[8]
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兼子一,(日)竹下守夫著, 199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