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网尺度的永城市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与热点探测

被引:30
作者
郭椿阳 [1 ]
高建华 [1 ,2 ]
樊鹏飞 [1 ]
姚飞 [1 ]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格网; 动态度模型; 热点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 永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基于格网尺度分析河南省永城市土地利用转型时空演化规律。研究方法: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测算土地利用变化速度,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方向及原因;在格网尺度上,采用Crime stat软件探测土地利用转型热点,运用Moran指数分析土地利用转型的空间关系与集聚状况。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动态度总体变化平缓,但城市建设用地变化较大;(2)2005—2010年各用地类型的转移幅度均比2000—2005年大,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移方向以互相转化为主,城镇用地面积增加的来源主要是耕地和农村居民点;(3)土地利用转型热点地区在空间呈现集聚与正向相关关系,不仅数目增多,而且范围不断扩大,且集中在中心城区和路网发达区域。研究结论:(1)采煤塌陷区空间形态的复杂性及新城区的迅速发展,决定了遥感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有效手段,格网尺度的研究更能精准刻画土地利用转型的过程与特征;(2)永城市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担负着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使命,但来自于老城区采煤塌陷与新城区快速建设、处于省际边界地区强力推进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保护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建设用地供给侧改革的开源与节流是永城市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 [J].
潘倩 ;
金晓斌 ;
周寅康 .
地理学报, 2015, 70 (09) :1449-1462
[2]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J].
刘永强 ;
廖柳文 ;
龙花楼 ;
秦建新 .
地理研究, 2015, 34 (04) :691-700
[3]   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类型及调控策略 [J].
乔陆印 ;
刘彦随 ;
杨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7) :1-8
[4]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 [J].
陈龙 ;
周生路 ;
周兵兵 ;
吕立刚 ;
昌亭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55-162
[5]   1986~2012年抚顺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热点分析 [J].
张丽 ;
杨国范 ;
刘吉平 .
地理科学, 2014, 34 (02) :185-191
[6]   基于转移矩阵的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演变信息挖掘——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 [J].
乔伟峰 ;
盛业华 ;
方斌 ;
王亚华 .
地理研究, 2013, 32 (08) :1497-1507
[7]   基于Morton码的土地空间网格数据组织与检索 [J].
张天蛟 ;
严泰来 ;
王海蛟 ;
杨永侠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S1) (S1) :235-243
[8]   近30年中国主要耕地后备资源的时空变化 [J].
易玲 ;
张增祥 ;
汪潇 ;
刘斌 ;
左丽君 ;
赵晓丽 ;
王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6) :1-12+293
[9]   基于斑块聚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研究 [J].
苗作华 ;
陈勇 ;
曾向阳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3, 29 (01) :56-59+113
[10]   基于动态指标的城乡交错带边界界定方法研究 [J].
赵华甫 ;
朱玉环 ;
吴克宁 ;
胡晓涛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9)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