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101
作者
王娇月 [1 ,2 ]
宋长春 [1 ]
王宪伟 [1 ]
王丽丽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冻土; 冻融作用; 可溶性有机碳(DOC); 微生物量碳(MBC); 微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冻融交替是作用于土壤的非生物应力,对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均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冻融作用对冻土区土壤碳库关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经过室内冻融模拟结合野外观测,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冻融温度、速率、次数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冻融作用能改变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土壤容重,增加营养元素释放.冻融作用对活性有机碳影响较显著,可加剧可溶性有机碳的流失,抑制土壤微生物量碳的产生;此外,冻融作用能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和群落结构,使微生物的数量降低,细胞破裂,释放碳氮营养物质以供存活的微生物利用.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冻融作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群落等单方面过程,缺乏对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碳组分相结合的生物过程研究.在综述冻融作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应集中于全球变化与冻融的联系,冻融作用下土壤碳释放的机理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5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冻融过程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影响 [J].
王风 ;
韩晓增 ;
李良皓 ;
张克强 .
冰川冻土, 2009, (05) :915-919
[2]   东北北部多年冻土的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J].
何瑞霞 ;
金会军 ;
常晓丽 ;
吕兰芝 ;
于少鹏 ;
杨思忠 ;
王绍令 ;
孙广友 .
冰川冻土, 2009, 31 (05) :829-834
[3]   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J].
杨继松 ;
刘景双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8) :1544-1549
[4]   东北北部冻土退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变化 [J].
何瑞霞 ;
金会军 ;
吕兰芝 ;
于少鹏 ;
常晓丽 ;
杨思忠 ;
王绍令 ;
孙广友 .
冰川冻土, 2009, 31 (03) :525-531
[5]   冻融作用对东北黑土容重的影响 [J].
温美丽 ;
刘宝元 ;
魏欣 ;
刘洪鹄 .
土壤通报, 2009, 40 (03) :492-495
[6]   冻融作用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综述 [J].
魏丽红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1) :5054-5057
[7]   蒙古高原中部草地土壤冻融过程及土壤含水量分布 [J].
刘帅 ;
于贵瑞 ;
浅沼顺 ;
杉田伦明 ;
张雷明 ;
赵风华 ;
胡中民 ;
李胜功 .
土壤学报, 2009, 46 (01) :46-51
[8]   正在变暖的地球上的多年冻土——2008年第九届国际冻土大会(NICOP)综述 [J].
马巍 ;
金会军 .
冰川冻土, 2008, (05) :843-854
[9]   冻融作用对冻土区微生物生理和生态的影响 [J].
杨思忠 ;
金会军 .
生态学报, 2008, (10) :5065-5074
[10]   土壤冻融交替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J].
孙辉 ;
秦纪洪 ;
吴杨 .
土壤, 2008, (04) :50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