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滴滴司机移动社区中的关系结构及支持研究
被引:1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庄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百玉
机构
: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
:
新闻与传播研究
|
2019年
/ 26卷
/ 06期
关键词
:
滴滴司机;
微信群;
网络结构;
虚拟社区感;
社会支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网络信息时代不仅意味着技术的更迭,更孕育着深刻的社会变迁。新型的技术空间与转型中的中国城市结构互相交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赋予社会架构、劳动关系更多的可能性。滴滴司机的职业因互联网而产生,在中国化的互联网劳资结构下曾一度享有红利,也曾几度陷入困境。基于移动性的职业特征,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即时通讯平台来实现社会联结,形成主体表达,获取社会支持。研究从滴滴司机微信群的信息关系结构入手,考察了该社区支持信息传播的整体网络特征,社区成员虚拟社区感的程度以及群内关系对于支持信息流动及达成的影响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类型化"的群己关系构成了滴滴司机移动社区中社会支持信息流动的基础;成员虚拟社区感的程度差异对其社会支持的达成存在影响;成员间差异性的关系建构模式导致其社会支持互动类型的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58+127 +127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联结“我”与“我们”——社区感研究的梳理、反思与展望 [J]. 张曙光,赵丽娇.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8(02)
[2]
网络空间中艾滋病的社会支持研究——以百度贴吧“HIV吧”为例
王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国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腾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声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程瑞
[J].
情报杂志,
2015,
34
(11)
: 105
-
110
[3]
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杨宜音
张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张曙光
[J].
社会,
2012,
32
(06)
: 158
-
181
[4]
弱势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的社会支持研究——以乙肝论坛“肝胆相照”为例
刘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刘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阳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02)
: 76
-
88+111
[5]
互联网上的社会支持:中西方研究现状与前瞻
岳改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岳改玲
[J].
江淮论坛,
2010,
(03)
: 185
-
191
[6]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
杨宜音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 148
-
159+207
[7]
西方社区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陈永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陈永胜
牟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牟丽霞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1)
: 169
-
173
[8]
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张存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张存刚
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李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德梅
[J].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2)
: 109
-
111
[9]
社会转型期下中国人公私表征以及公私实践的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M].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张曙光, 2016
[10]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邱林川, 2013
←
1
2
3
→
共 24 条
[1]
联结“我”与“我们”——社区感研究的梳理、反思与展望 [J]. 张曙光,赵丽娇.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8(02)
[2]
网络空间中艾滋病的社会支持研究——以百度贴吧“HIV吧”为例
王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国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腾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声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程瑞
[J].
情报杂志,
2015,
34
(11)
: 105
-
110
[3]
在“生人社会”中建立“熟人关系”对大学“同乡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杨宜音
张曙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张曙光
[J].
社会,
2012,
32
(06)
: 158
-
181
[4]
弱势群体网络虚拟社区的社会支持研究——以乙肝论坛“肝胆相照”为例
刘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刘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阳
[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02)
: 76
-
88+111
[5]
互联网上的社会支持:中西方研究现状与前瞻
岳改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岳改玲
[J].
江淮论坛,
2010,
(03)
: 185
-
191
[6]
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
杨宜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
杨宜音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4)
: 148
-
159+207
[7]
西方社区感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陈永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陈永胜
牟丽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牟丽霞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01)
: 169
-
173
[8]
社会网络分析——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张存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张存刚
李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李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陆德梅
[J].
甘肃社会科学,
2004,
(02)
: 109
-
111
[9]
社会转型期下中国人公私表征以及公私实践的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M].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张曙光, 2016
[10]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邱林川, 2013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