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模糊性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杨德祥
机构
[1] 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
法律语言; 模糊性; 影响; 法律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5 [法律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模糊性和准确性一样,是法律语言的特征,是法律语言难以消除的现象,贯穿于立法、司法、执法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法律制度既具有积极的功能,又有消极影响。法律语言是在准确性和模糊性之间求得平衡,但不可能通过立法的方法克服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模糊立法语言的语义学分析 [J].
周菊兰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 (04) :108-116
[2]   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模糊性的本质 [J].
何建南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5+30
[3]   法律语言精确性与模糊性相应相异析 [J].
贾蕴菁 .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03) :45-48
[4]   从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到司法结果的确定性 [J].
杜金榜 .
现代外语, 2001, (03) :306-310+305
[5]   良法标准初探 [J].
李龙 ;
汪进元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3) :2-9
[6]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 [J].
舒国滢 .
比较法研究, 1995, (04) :337-355
[7]   语言模糊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思考 [J].
吕公理 .
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 1995, (03) :13-17
[8]  
法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文显主编, 2003
[9]  
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 法律出版社 , (爱尔兰)J.M.凯利(J.M.Kelly)著, 2002
[10]  
刑法哲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