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空间面板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治理
詹国华
蔡伟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源效率; 空间面板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利用200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R&D投入、人力资本和专利授权数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省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影响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如何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东部地区溢出效应等是解决我国能源效率发展非平衡问题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空间异质性视角 [J].
姜磊 ;
季民河 .
技术经济, 2011, 30 (11) :73-78
[2]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J].
徐盈之 ;
管建伟 .
财经研究, 2011, 37 (01) :112-123
[3]   中国城市能源效率地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国平 ;
李治 ;
龚杰昌 .
统计与决策, 2010, (18) :80-83
[4]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强度调节效应的实证研究 [J].
冯泰文 ;
孙林岩 ;
何哲 .
科学学研究, 2008, (05) :987-993
[5]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J].
邱灵 ;
申玉铭 ;
任旺兵 ;
严婷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920-928
[6]   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 [J].
尹宗成 ;
丁日佳 ;
江激宇 .
财贸经济, 2008, (09) :95-98
[7]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1979—2006 [J].
陈军 ;
徐士元 .
科学管理研究, 2008, (01) :9-13
[8]   中国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差分解 [J].
史丹 ;
吴利学 ;
傅晓霞 ;
吴滨 .
管理世界, 2008, (02) :35-43
[9]   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6) :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