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研究

被引:55
作者
赵静 [1 ,2 ]
江在森 [1 ,3 ]
武艳强 [1 ]
刘晓霞 [1 ]
魏文薪 [1 ]
李强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3]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关键词
汶川地震; Defnode负位错反演; 最小二乘配置;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利用1999—2007期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估算了龙门山断裂在汶川地震前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结合龙门山断裂带附近地表水平应变率场结果,综合分析了震前地壳变形特征.反演结果表明,震前龙门山断裂中北段处于完全闭锁状态,闭锁深度达到21km(闭锁比例0.99)左右,垂直断层方向的挤压滑动亏损速率约为2.2mm/a,平行断层方向的右旋滑动亏损速率约为4.6mm/a.龙门山断裂南段只有地表以下12km闭锁程度较高(闭锁比例0.99),垂直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4mm/a,平行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4.6mm/a;在12~16km处闭锁比例约为0.83,垂直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2mm/a,平行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3.8mm/a;在16~21km处闭锁比例约为0.75,垂直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1.1mm/a,平行断层方向滑动亏损速率约为3.5mm/a.在21~24km处整条断裂均逐步转变为蠕滑.上述反演结果与区域应变计算获得的龙门山断裂带中北段整体应变积累速率较低、南段应变积累速率较高相一致,均表明中北段闭锁程度高、南段闭锁程度稍低,该特征可以较好地解释汶川地震时从震中向北东向单向破裂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2963 / 297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应用最小二乘配置建立地壳运动速度场与应变场的方法 [J].
江在森 ;
刘经南 .
地球物理学报, 2010, 53 (05) :1109+1116-1117
[2]   汶川M8.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分段特征 [J].
赵翠萍 ;
陈章立 ;
周连庆 ;
李志雄 ;
康英 .
科学通报, 2009, (22) :3475-3482
[3]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震间形变 [J].
杜方 ;
闻学泽 ;
张培震 ;
王庆良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1) :2729-2738
[5]   利用最小二乘配置在球面上整体解算GPS应变场的方法及应用 [J].
武艳强 ;
江在森 ;
杨国华 ;
方颖 ;
王武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7) :1707-1714
[6]   2008年汶川8.0级特大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多单元组合模式 [J].
张培震 ;
闻学泽 ;
徐锡伟 ;
甘卫军 ;
王敏 ;
沈正康 ;
王庆良 ;
黄媛 ;
郑勇 ;
李小军 ;
张竹琪 ;
马胜利 ;
冉勇康 ;
刘启元 ;
丁志峰 ;
吴建平 .
科学通报, 2009, (07) :944-953
[7]   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壳运动与变形动态过程 [J].
江在森 ;
方颖 ;
武艳强 ;
王敏 ;
杜方 ;
平建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505-518
[8]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的历史与现今地震活动背景 [J].
闻学泽 ;
张培震 ;
杜方 ;
龙锋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444-454
[9]  
GPS测定的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的同震位移场[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10)
[10]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 [J].
张勇 ;
冯万鹏 ;
许力生 ;
周成虎 ;
陈运泰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0) :1186-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