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的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实例研究

被引:15
作者
商博
于光金
王桂勋
刘菁
申东美
机构
[1]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评价; 综合评价;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3.05.003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是"十二五"期间环境综合分析的发展方向。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借助SPSS软件,对山东省某市2003—2008年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市的空气环境质量远优于二级标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对大汶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寨子桥、东周水库和王台大桥3个监测断面水质较好,角峪和大汶口监测断面的水质较差,有机污染物是造成大汶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均与实际拟合度较好,PCA法是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一种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王丹 ;
倪长健 .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1, 26 (02) :112-115
[2]   不同季节绿茶中金属元素含量的主成分分析 [J].
杜军良 ;
舒远杰 ;
罗娅君 ;
胡晓黎 ;
王秀峰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1, 26 (01) :88-90
[3]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探讨 [J].
普映娟 ;
王琳邦 .
环境科学导刊, 2010, 29 (02) :93-94
[4]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分析 [J].
方红卫 ;
孙世群 ;
朱雨龙 ;
肖中新 ;
施帆君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34 (12) :152-154
[5]   BP神经网络模型在空气质量级别评价中的应用 [J].
周国亮 ;
刘希玉 ;
武鲁英 .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 (02) :392-394
[6]   山东省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与防治措施 [J].
宋岩 ;
董金梅 ;
曲玲 ;
田瑾 ;
李希灿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436-440
[7]  
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以北京石景山区莲花河新开渠为案例[J]. 袁秀娟,毛显强,李卓,张国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01)
[8]  
用改进的灰色识别法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以北京石景山区莲花河新开渠为案例[J]. 袁秀娟,毛显强,李卓,张国祥.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6 (01)
[9]   我国河流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2-488
[10]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朱庆峰,张淑娟.广州环境科学. 2004(02)